證券時報記者 陳霞昌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東大會周末結束。巴菲特和芒格這對老搭檔,以及兩位年輕的副董事長,繼續為投資界貢獻了一場年度“春晚”。在長達六個小時的時間里,巴菲特回答了將近50個問題,涉及美國通脹、銀行危機、新能源、人工智能等熱門話題。盡管內容繁多,但仍能看出巴菲特在投資上的一些堅持和改變。
其中,對于近期資本市場上最熱門的人工智能行業,巴菲特的態度相當冷靜。他說盡管人工智能會改變很多行業,可以改變整個世界的面貌,卻改變不了人的想法和行為。現在最先進的對話機器人,連一個好笑的笑話都說不出來,更別說替代做投資。同樣,對于被譽為“汽車界喬布斯”的馬斯克,巴菲特同樣不置可否。他僅僅表達了對馬斯克的魄力和冒險精神的贊許,卻絲毫沒有對特斯拉投資價值的認可,盡管他曾經錯過了投資特斯拉的最佳機會。
對于市場上的“新鮮事物”,巴菲特向來是不太感冒的。這也是他堅持多年的理念,看不懂的東西不買。但如果翻看伯克希爾的持倉分布,就能看出巴菲特的投資標準并非一成不變。
2011年之前,巴菲特對行業配置集中于金融與日常消費。2011年之后,巴菲特逐漸進軍信息科技領域,特別是2016年大幅建倉蘋果公司并持續加倉。2021年以來,巴菲特持倉行業從以往的信息技術、金融、日常消費的三足鼎立,轉變為大幅增持能源行業。過去一年,伯克希爾公司就持續增加對西方石油的投資。
今年的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就花費了極大篇幅講述了能源行業的機會,包括新能源和傳統石化能源。比如伯克希爾旗下的能源公司在不斷增加新能源方面的投資,而以西方石油公司為代表的傳統能源公司,仍然在生活中不可或缺。他不會像市場傳聞那樣準備完全收購西方石油,但他對目前的倉位非常滿意。
在管理規模逐漸龐大之后,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價表現越來越像一只大盤指數基金。但最近十年,伯克希爾的股價表現常常落后于業績比較基準的標普500指數。比如在2019年和2020年,伯克希爾的表現就分別落后大盤20個百分點和16個百分點。即便如此,伯克希爾公司賬面上仍常年躺著上千億美元現金,并沒有激進地對熱門行業進行投資。
作為一個龐大投資帝國的掌門人,巴菲特的謹慎在意料之中。但投資理念的堅持,并不意味著持股的一成不變。過去數十年的投資生涯中,巴菲特就常常能挑選出非主流的投資標的并獲得超額收益。這可能是對價值投資更好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