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河北金融監管局發布公告,批準廊坊市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廊坊控股”)受讓廊坊銀行共計7.25億股股份,增持完成后,廊坊控股合計持有廊坊銀行19.99%股份,躍升為該行第一大股東。
據記者統計,去年以來,河北、山東、內蒙古等地國資“真金白銀”馳援城商行的動作屢見不鮮,股權轉讓密集。有業內人士表示,地方國資增持、入股當地城商行,有助于增強城商行的資本實力、優化股權結構,帶來更多發展機遇,同時也需持續關注該舉對銀行經營發展的實際影響。
受讓12.55%股權
根據河北金融監管局發布的公告,監管同意廊坊控股受讓河北大慶道橋工程有限公司、沙河市鑫匯通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大廠回族自治縣潤澤商貿有限公司分別持有的3.82億、2.01億、1.42億股廊坊銀行股權。
按廊坊銀行總股本計,上述三筆股權約占該行總股本的12.55%。
根據廊坊銀行2023年度報告,截至2023年底,廊坊控股為該行第四大股東,持有4.29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為7.44%。轉讓完成后,廊坊控股則合計持有廊坊銀行11.53億股股份,約占總股本的19.99%,躍升該行第一大股東。
廊坊控股于1月底公告稱,本次收購是廊坊控股著眼未來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以政企銀強強聯合,更好地服務于城市建設、企業成長和民生福祉,為推動廊坊高質量發展做出國企貢獻。
監管批復,本次股權轉讓已于2025年1月27日完成股權過戶。聯合資信2024年7月出具的評級報告透露,截至 2023 年末,廊坊銀行國有股權占比 27.46%,較 2022 年末上升18.26%。按此推算,廊坊控股完成增持后,廊坊銀行國有股權占比將不低于四成。
Wind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廊坊銀行實現營業收入27.51億元,同比下降27.46%;實現歸母凈利潤3.06億元,同比下降64.62%。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該行資產總額達3076.1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61%;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32%,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2.75%,資本充足率為13.93%。
值得一提的是,廊坊銀行近日迎來新任掌門人。1月7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河北監管局批復稱,已核準崔建濤廊坊銀行董事、董事長任職資格,在此之前,崔建濤曾任中國銀行廊坊分行黨委書記、行長。
新任董事長能否帶領廊坊銀行改善業績基本面,備受業界關注。
多家城商行獲地方國資增持
除廊坊銀行外,保定銀行近期也獲得當地國資“補血”,官網信息顯示,該行已順利完成新一輪增資擴股及股權變更工作,注冊資本從40億元增加到52.7億元。
據悉,保定市財政局通過參與保定銀行此輪增資,持股比例升至19.92%,成為該行第一大股東;保定交通發展集團晉升第二大股東,持股15.79%;保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發展有限公司退居第三大股東,但持股比例升至14.23%。股權完成變更后,保定銀行國有股權占比由41.94%增至80.32%,實現“國有參股”到“國有控股”的跨越式轉變。
券商中國記者梳理后發現,2024年以來,山東、福建、內蒙古等地的國資紛紛“加碼”當地城商行,入股、增持,甚至控股的情況愈發密集。
2025年1月20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山東監管局批復同意日照保安發展集團受讓日照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日照市人防資產運營集團分別持有的日照銀行約2.92億股、0.92億股股份。受讓完成后,日照保安發展集團持有該行約3.84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為6.32%。
2024年6月,內蒙古財信集團獲批參與內蒙古銀行新一輪增資擴股,將增持26.81億股股份,并成為該行第一大股東。資料顯示,內蒙古財信集團由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出資設立。變更后,內蒙古銀行國有股份占比將超六成。
同月,福建海峽銀行完成超過12億股的定向發行股份工作,國家及國有法人股占比由年初的45.04%提升至53.32%。
浙商證券固收研究團隊相關研報指出,在當前信貸投放難度較高、息差壓力加大、經營承壓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增資對銀行而言是較為重大的利好。
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告訴券商中國記者,城商行與地方國資的聯系通常較為緊密,地方政府往往推動地方國資入股城商行;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地方國資入股城商行的意愿普遍高于民營資本。地方國資入股之后,有助于優化城商行股東結構,穩定銀行發展預期,整合區域資源。除了城商行,近期兩家民營銀行江西裕民銀行、安徽新安銀行也都迎來國資股東。
“當然也要關注地方國資增持、控股后,對銀行經營和發展的實際影響。”董希淼指出,國資入股甚至控股城商行后,將增強城商行資本實力,但地方國資要尊重銀行獨立法人地位,不得干預銀行日常經營管理;地方黨委、政府提名董事高管人選、地方國資下達考核任務等要符合公司治理程序,應通過股東大會和董事會來行使股東權利,不能直接作出決定。
責編:楊喻程
校對:蘇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