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證券時報記者從連云港港了解到,近年來,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雙碳”戰略,連云港港緊扣“高質發展、轉型升級”主題主線,堅持優化結構、創新引領、智慧升級,對傳統碼頭進行綠色化、智能化改造升級,讓“老”港口在新時代迸發出了新活力。
1月6日,一艘滾裝巨輪正靠泊連云港港68號泊位,在輔助靠泊的拖輪隊伍中,連云港港自主建造使用的全國首艘純電動拖輪“云港電拖一號”和全球最大馬力純電拖輪“云港電拖二號”格外引人注目。數據顯示,“云港電拖一號”投用三年以來,每年綜合運營成本較同馬力傳統燃油拖輪節省近300萬元,減排近900噸碳氧化物,實現了大氣污染物零排放。
截至目前,連云港港已有2艘純電拖輪投產,3艘純電拖輪在建,為廣州港研發、建造的4000HP(馬力)純電動拖輪已完成主船體建造工作,為深圳大鏟灣建造的5000HP純電動拖輪正在進行分段建造中。此外,港口在抑塵降噪除污等方面的成績也十分亮眼。近四年來,連云港港口新購置了381支噴槍、109臺(套)霧炮類、44輛保潔類車輛、6套車輛沖洗平臺以及約5000米的防風抑塵網,環保投入超億元。粉塵在線監測平臺全面上線,散貨貨垛抑塵劑、堆場自動噴淋系統、污水處理設施改造升級等項目也顯著改善了港區作業環境。
助推綠色港口建設提速,目前,港內應用純電動正面吊、堆高機、集卡車、自卸車、10噸級以下叉車等共計159臺,每年減少燃油消耗約1020噸,減排二氧化碳3060余噸。“傳統集裝箱卡車的耗油量約為每年16噸,折算成碳排放量是每年40噸,如果將傳統的集裝箱卡車換成純電動集裝箱卡車,碳排放量幾乎為零。”連云港港口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同時,在“雙碳”目標驅動下,連云港港在中哈國際倉庫、鑫聯散貨碼頭倉庫、東方公司墟溝西倉庫、立體車庫和新東方國際貨柜公司屋頂開展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現已啟動總裝機容量6.1MW分布式光伏項目建設,主港區光伏項目已并網發電,預計年發電量達520萬度。
下一步,連云港港將繼續以科技為引領,從運營管理數字化全覆蓋、平安港口建設、綠色港口建設、港口IT治理、港口數據治理等維度發力,著力構建港口市場營銷的數字化信息平臺、港口一站式客戶服務數字化管理平臺等智慧港口智能應用系統,向著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智慧港口目標穩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