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匡繼雄
近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發布。《意見》明確提出將“探索開展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評價”作為健全美麗中國建設保障體系的內容之一,這是我國支持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發展的最明確信號。
自2004年ESG理念正式提出以來,在各方的關注推動下,ESG已逐漸成為金融界的重要投資策略,以及評價上市公司的重要依據。
環境維度揭示企業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要求企業與自然和諧共生。《意見》提出了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持續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有效應對氣候變化不利影響和風險等重點任務,對企業生產經營對資源的利用、對環境產生的影響、采取的環境管理措施,以及利用綠色低碳發展帶來的發展機遇等環境議題都提出了具體要求,為企業的落地實施提供了依據。
社會維度揭示企業與利益相關方之間關系,要求企業公平公正地對待利益相關方。《意見》提出了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守牢美麗中國建設安全底線、統籌推動鄉村生態振興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生態環境志愿服務體系建設等系列要求,涵蓋了安全與健康、共同富裕、鄉村振興、公益活動等社會議題,將助力企業與利益相關方之間建立更加和諧的關系,促進社會共同進步。
公司治理維度揭示企業內部所有者之間的關系,要求企業內部所有者和諧共處。《意見》提出,堅持和加強黨對美麗中國建設的全面領導,各地區各部門要把美麗中國建設作為事關全局的重大任務來抓,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這將要求企業將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結構之中,充分發揮黨組織的作用,確保企業內部所有者在重大決策中的參與度和話語權,提高企業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從而實現企業與社會的和諧共生。
《意見》提出,生態環境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制定分領域行動方案,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加快形成美麗中國建設實施體系和推進落實機制。這意味著“探索ESG評價”將成為一項跨部門工作,得到積極推進,相關政策和措施有望加速出臺,推動我國ESG快速發展。不過“探索”一詞意味著謹慎,未來在ESG中國化、建立中國特色ESG評價體系等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2024年是ESG概念提出20周年。展望未來,在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過程中,通過ESG評價體系可以全面評估企業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表現,推動全社會共同致力于可持續發展。可以預見,ESG有望成為美麗中國建設成效的重要考核指標體系。在這個評估體系下,我國除了展示經濟上的輝煌成就,還將展現出負責任大國的形象,為人類永續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