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自然資源廳7月8日披露,湖南省地質院下屬的湖南省礦產資源調查所在臨武縣雞腳山礦區通天廟礦段探獲超大型蝕變花崗巖型鋰礦床,共提交鋰礦石量4.9億噸,氧化鋰資源量131萬噸。同時,伴生銣、鎢、錫、鈮、鉭等多種戰略礦產,均達中型以上規模。
據勘探單位湖南省礦產資源調查所介紹,作為“有色金屬之鄉”,湖南積極響應國家鋰資源保障戰略,湖南省礦產資源調查所連同湖南大中赫鋰礦有限責任公司,自2022年起在雞腳山礦區全面開展鋰礦靶區優選工作,累計完成鉆探9萬多米。
據悉,湖南省礦產資源調查所2022年對雞腳山礦區資料進行深度挖掘,發現鋰礦線索,并在2023年2月初步圈定鋰資源富集區。湖南大中赫鋰礦有限責任公司獲得探礦權后,委托湖南省礦產資源調查所展開勘探。項目組突破復雜地形運輸限制,引入三維建模等先進技術,推動精準、高效勘查。
2024年10月,項目組提交勘探報告,當年12月通過自然資源部評審備案。目前,項目配套采礦、選礦、冶煉建設已全面啟動,已帶動當地鋰電產業投資數百億元,達產后預計年繳稅4億元。
雞腳山礦區的重要發現是在落實國家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任務背景下進行的。億噸級鋰礦石的探獲為湖南省郴州市構建千億新能源基地奠定堅實資源基礎,其勘查思路、方法及管理模式對湖南省鋰資源勘查具有示范借鑒作用,能有力推動國家鋰資源保障戰略實施。
天眼查顯示,湖南大中赫鋰礦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22年,注冊資金10億元,系大中礦業(001203)全資子公司。二級市場顯示,今日,大中礦業以8.61%漲幅高開,隨后直線拉升封板。截至收盤,公司股價以近9萬手買單封死在漲停板。
據悉,大中礦業原本從事鐵礦石采選、鐵精粉和球團的生產和銷售業務。不過,近年來,該公司跨行涉足鋰電新能源產業,湖南、四川等地布局鋰礦產業,并相繼取得重要突破。
年報顯示,2024年,湖南鋰礦項目取得了自然資源部的儲量評審備案,雞腳山鋰礦首采區通天廟礦段查明礦石量4.9億噸,平均品位0.268%,氧化鋰礦物量131.35萬噸,折算約324.43萬噸碳酸鋰當量,同時伴生鎢、錫、鈮、鉭、銣等有價金屬,躋身全國鋰礦企業前列。四川加達鋰礦項目已圓滿完成首采區探礦工作,正在加緊推進儲量評審流程和其他探轉采手續。
近日,大中礦業在互動平臺表示,采礦方面,公司已完成雞腳山鋰礦采礦權申請的前置手續,現正在積極推進申請辦理采礦權的相關工作。待具備申請條件后,公司將及時向自然資源部申請辦理采礦許可證,根據自然資源部頒布的《新設采礦權登記(非油氣類)服務指南》規定:自受理申請之日起40日內作出審批決定。選礦方面,隨著采選連接隧道于2025年5月全面貫通,項目建設進入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