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多晶硅期貨延續漲勢,截至午盤收盤,多個合約漲停。其中,主力合約上漲7%,至38385元/噸;2512、2601、2602、2603等遠月合約突破40000元/噸。同日,工業硅期貨也保持強勢,主力合約盤中最高漲至8435元/噸,截至當日收盤報8215元/噸,上漲2.82%。
多位市場人士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多晶硅期貨昨日強勢漲停的主要原因是宏觀層面出現利多和現貨報價上調。
“近期,‘反內卷’政策導向及行業自律預期帶動多晶硅現貨報價大幅上調。”廣發期貨分析師紀元菲解釋稱,昨日,多晶硅期貨開盤價格為36505元/噸,略高于現貨價格,但在現貨價格大幅上調后,期貨價格出現明顯貼水,因此打開上行空間。
與此同時,市場有消息稱,當前主流多晶硅企業正在重新核算自身完全成本并上報管理機構,且后期企業不能低于成本價銷售,否則可能面臨嚴重的懲罰性措施。在此背景下,第三方資訊網站的多晶硅報價也開始上調。相關數據顯示,昨日,多晶硅N型復投料報價上調3000元/噸,至39000元/噸;N型致密料報價上調至38000元/噸;N型混包料報價上調4500元/噸,至37500元/噸;N型顆粒硅報價上調2500元/噸,至36500元/噸。
“當前主流企業重新測算完全成本,預測價格中樞將上移至39000~40000元/噸區間,希望不低于成本價銷售。”中信期貨分析師鄭非凡表示,市場消息逐步得到驗證后驅動期貨盤面上漲。
此外,市場還有消息稱“硅料收儲可能會于近期落地”。事實上,該消息已經在5月份發酵過一次。彼時有消息稱,六大頭部硅料廠商正在探討并購相關產能,通過雪藏尾部產能的方式實施更大力度的控產計劃,將用3個月左右的過渡期形成完整方案;同時,六大頭部硅料廠商已進一步達成減產挺價共識,并設置了40000~45000元/噸的挺價區間。
對于“硅料收儲”傳聞,某頭部硅企負責人回復期貨日報記者稱,目前市場消息很多,但他們并未收到更確切的消息。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反內卷”的背景下,整個光伏板塊都在積極響應,硅料報價明顯上漲。據該負責人介紹,目前,N型多晶硅料的現貨市場價格是39000元/噸,同時,硅片、組件環節均有不同程度的漲價意向,但目前最終報價尚未出爐。
談及工業硅期貨價格同步上漲,中信建投期貨分析師王彥青認為,光伏行業“反內卷”政策超預期,扭轉了市場情緒,多晶硅漲價也推動了工業硅價格反彈。國信期貨分析師李祥英也表示,工業硅期貨價格上漲,主要是受政策預期及多晶硅價格上漲帶動。不過,雖然昨日有市場消息稱,新疆地區或有減產政策,但據當地企業反饋,并未聽說相關政策,因此工業硅價格漲幅相對較小。
接受采訪的市場人士認為,多晶硅和工業硅基本面并無太大變化,依舊延續了“強預期、弱現實”的市場格局。
工業硅方面,雖然前期頭部企業減產,但豐水季來臨,西南地區有企業復產,西北地區中小企業也陸續復產。當前,工業硅周度產量還維持在7萬噸以上;下游有多晶硅頭部企業復產,對工業硅需求略有提升,而對有機硅需求仍然偏弱。“工業硅現貨庫存持續累積,倉單貨消化速度放緩。”李祥英認為,工業硅基本面矛盾短期不突出,但庫存壓力較大。
多晶硅方面,紀元菲認為,短期多晶硅企業暫無減產措施,依舊面臨累庫壓力。數據顯示,截至7月2日,多晶硅周度產量小幅上漲400噸,至2.4萬噸;庫存回升0.2萬噸,至27.2萬噸。下游需求則持續走弱,硅片7月排產量下滑至52GW左右,7月大概率維持供過于求的市場格局。
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盡管企業基于行業自律統一上調報價,且希望不低于成本價銷售,但目前市場實際成交量偏少。
“整體來看,當前多晶硅基本面并無明顯改善。”鄭非凡表示,多晶硅價格上漲更多受政策預期及行業自律預期帶動,短期需警惕市場情緒回落帶來的調整風險。紀元菲也提醒稱,目前多晶硅市場依舊面臨供應過剩的壓力,需持續關注下游對原料價格上漲的接受程度。
工業硅方面也面臨相似的情況。王彥青認為,雖然近期硅廠普遍上調報價,但需求暫無明顯回暖跡象,后市行情難言樂觀。建議投資者謹慎持倉,不輕信非官方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