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新就業數據看似強勁,背后卻潛藏著就業市場深層的結構性問題。
當地時間7月3日,美國勞工統計局(BLS)發布報告顯示,6月美國非農就業人口新增14.7萬人,高于預期的10.6萬人;失業率則從5月的4.2%意外降至4.1%,低于預期的4.3%。4月和5月非農就業數據合計上修1.6萬人。這些數據表明美國勞動力市場仍具韌性。
數據公布后,美元指數短線拉升后回落,美股期貨小幅走高,10年期國債收益率飆升,現貨黃金應聲下跌,市場對美元的信心增強。
降息預期下降
6月美國意外強勁的就業增長,為美聯儲維持當前利率以持續抑制通脹提供了支撐,削弱了其在下一次議息會議(7月29日—30日)上立即降息的可能性。
利率期貨交易員認為7月美聯儲降息可能性已微乎其微,而在這份就業報告發布前,這一概率原本約為25%,預計9月降息的概率也從98%降至80%以下。
信安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全球策略師西瑪?沙阿(Seema Shah)表示,這份數據徹底推翻了主張立即降息的依據,表明美聯儲完全沒有緊急干預的必要,預計首次降息要到2025年末。
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行長拉斐爾?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預計今年僅會有一次降息,而美聯儲官員近期的預測則為兩次。
從金融市場的押注情況來看,降息可能于9月啟動,且年底前總計僅會實施兩次25個基點的降息,而非此前預期的三次。
美聯儲在6月舉行的年內第四次議息會議上將基準利率維持在4.25%—4.50%區間,這一水平自2024年12月以來未發生變化。該決定引發了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不滿,他認為近期通脹表現疲軟,美聯儲理應大幅下調政策利率,甚至要求鮑威爾辭去美聯儲主席一職。
不過美聯儲表示,鑒于通脹風險上升,除非就業市場出現顯著疲軟,否則無需放松政策。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對此表示,“如果美聯儲決策者想在這里犯錯、選擇暫不降息,那也無妨,現在放棄降息可能會增加美聯儲在9月降息50個基點的可能性。”他強調,6月就業數據“表現良好”,且“到目前為止,我們尚未看到關稅推高通脹的跡象”。
鮑威爾7月1日曾表示,美聯儲計劃“等待并了解更多信息”,觀察關稅會在多大程度上推高通脹,之后再考慮再次降息。
博斯蒂克表示:“若我的判斷正確,那么美國經濟可能會經歷一段更長時間的通脹高企期。在這種情況下,美聯儲在降息前必將保持耐心,必須在放松貨幣政策前,等待通脹、經濟增長和就業領域出現更多明確信號。”
亦有暗礁
富國銀行高級經濟學家薩拉·豪斯(Sarah House)表示:“總體而言,這是一份不錯的報告。但當你深入分析細節就會發現,這份就業報告并不像乍一看那么理想。”
具體來看,此次就業增長主要依靠政府部門的顯著拉動,而非私人部門的強勁復蘇。數據顯示,政府部門新增就業高達7.3萬個,幾乎占據總增幅的一半,其中州和地方政府的教育相關崗位就貢獻了6.3萬個增量,主要是由于教育相關招聘的季節性增加。
Bankrate的高級經濟分析師馬克?哈姆里克(Mark Hamrick)就此警告,州和地方政府如此強勁的就業增長態勢恐難以為繼。
非農就業數據中,私人部門就業僅增加7.4萬人,創下2024年10月以來的最低增幅,主要歸因于醫療保健行業因特朗普搖擺不定的貿易政策承壓,放緩招聘節奏。
7月2日,私營就業數據處理機構ADP發布報告顯示,6月私營部門就業環比減少3.3萬人,為2023年3月以來的首次下降。其中,員工規模少于50人的小企業裁員4.7萬人。2025年至今,小企業月均新增崗位僅5300個,遠低于去年近4萬的平均增幅。此外,5月份的數據被進一步下修,從新增3.7萬個崗位調整為僅新增2.9萬個。
失業方面,6月長期失業人數(失業時長27周及以上)增加19萬人,達到160萬人,逆轉5月減少21.8萬的態勢;失業時間的中位數與平均時長回升至接近疫情時期高點的水平;失業15周及以上的人數占比從34.9%躍升至38.3%,扭轉了過去6個月的下降態勢。
“企業對招聘的猶豫態度以及不愿填補離職崗位的傾向導致了失業。”ADP首席經濟學家內拉?理查森(Nela Richardson)表示。
此外,官方公布的就業數據準確性存疑。今年以來,美國勞工部發布的月度非農就業數據均經歷了連續下修。潘森宏觀經濟資訊公司(Pantheon Macroeconomics)首席美國經濟學家塞繆爾·湯布斯(Samuel Tombs)表示,非農數據的初步值很可能被高估了,因為能夠迅速回應調查的往往是資金雄厚的大型企業,而那些經營困難、瀕臨困境的小企業則常常延遲反饋,這使得數據在后續修正中普遍被下調。
美國勞工部每年會依據季度就業與工資普查(QCEW)進行兩次年度就業數據的“基準修正”。6月發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QCEW數據顯示,2024年3月至12月的就業增長規模遠低于此前公布的初值。巴克萊銀行經濟學家喬納森?米勒(Jonathan Millar)經季節性調整后測算發現,這9個月實際新增就業僅60.7萬人,尚不足初報140萬人的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處于工作年齡的本土出生人口增長幾近停滯,而新移民進入勞動力市場的規模已大幅縮減。
布魯金斯學會經濟學家溫迪?埃德爾伯格(Wendy Edelberg)、塔拉?沃森(Tara Watson)與美國企業研究所的斯坦?沃格(Stan Veuger)發布報告預測稱,今年美國凈移民人數可能降至零甚至負值。因此,他們認為,到2025年下半年,美國經濟或許每月只需新增1萬至4萬個工作崗位,就能將當前的失業率維持在穩定水平。
盡管勞動力規模縮減意味著要防止失業人數增加所需的新增崗位數量也相應減少,但需要警惕的是,就業增長放緩的經濟同樣無法支撐高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