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在我國的產業升級大勢中,大模型等人工智能(AI)技術成為引領新一代產業變革的核心力量,也成為上市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上市公司如何認識人工智能的能量,如何應對變革浪潮,又如何抓住技術創新機遇?12月27日,在上證·滴水湖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上海證券報記者和上市公司掌門人進行了對話。
全力擁抱AI成商業共識
“上市公司必須高度重視人工智能。今天你不重視它,明天它就淘汰你。今天你不駕馭它,明天它就會駕馭你。”東方國際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童繼生的觀點擲地有聲。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多位上市公司董事長高度肯定了人工智能的革命性力量,全力擁抱人工智能更是成為多家公司的發展規劃。
“人工智能是大勢所趨,是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技術,會對各行各業的工作效率,以及日常生活帶來跨越式的積極影響。”唯賽勃董事長謝建新堅定地說。
唯賽勃是一家擁有高性能卷式分離膜及相關專業配套裝備的高新技術企業。謝建新透露,唯賽勃目前在產品研發、設計、實驗室運行以及生產流程管理等方面,都有人工智能參與其中,2025年公司將繼續推進設備智能化改造。
福萊新材董事長夏厚君表示:“現在各行各業都在關注人工智能帶來的革命性變化,包括我們。人工智能正在加速逐漸滲透到各個行業里面,將對經濟發展產生全方位、全鏈條、全周期的深刻影響。”
夏厚君研判,福萊新材所處的行業是人工智能應用最為廣泛的領域之一,它不僅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更在改變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工作方式,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
人工智能與人類智能相輔相成,彼此互動并相互影響。童繼生分析稱,人類運用人工智能實際上是一種雙向賦能。人類的應用能夠訓練人工智能,給它喂料。一個剛出生的嬰兒會做的事情相當有限,但這個嬰兒在長到18歲的過程中,能接收到大量的信息。人工智能也是如此,其學習、分析能力也會隨著時間增長。同時,人工智能也能輔助人類更好地工作和生活,能賦能傳統企業,促進其實現跨越式發展。
在推進智能化轉型方面,已有上市公司嘗到甜頭。近年來,福萊新材積極推動基膜生產設備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依托多年來在涂布材料領域所形成的設備制造技術儲備優勢,通過持續推進自建產線項目和不斷積累的實踐經驗,進一步開拓行業高端智能制造設備的國產替代市場,實現無人化生產的智能設備,以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人力成本。
東方創業介紹,公司在貿易板塊推進數字智能化和低碳綠色化轉型,提升科技含量,實現提質增效的目標。公司充分利用國內紡織服裝產業鏈齊全、供應鏈穩定的優勢,危中尋機,對內提質增效,推進數字智能化、綠色低碳轉型,對外持續加大新興市場開拓力度,通過創新貿易方式,強化接單能力和供應鏈服務能力,吸引新的客戶訂單。
AI重塑企業傳統業務
或是重塑傳統業務,或是納入新業務版圖,不少上市公司已把擁抱AI落實到具體業務中。
在交通出行的老本行,大眾交通積極開展與互聯網科技公司合作,在上海嘉定區穩步推進自動駕駛試驗。根據上海市的統一規劃,2025年試驗將進一步擴大范圍。大眾交通董事長楊國平說:“對于大眾交通來說,自動駕駛不僅要提升單個汽車的智慧化,更要全面提升車輛調度水平和配套服務。”
大眾交通還不斷強化在數據和算力等新興業務上的布局。目前,大眾交通持有上海數訊90.20%的股權。上海數訊最早把業務聚焦在上海張江,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企業對數據應用的需求越來越豐富。上海數訊的數據中心建設服務擴大到上海閔行區、寶山區,北京亦莊等區域。“通過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建設,我們將數據服務和算力很好地嫁接起來。從數據的采集、存儲、應用,到全過程的算力支持,這是一個系統工程。”楊國平說。
碩世生物董事長王國強表示,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篩選藥物靶點,能夠大大提升效率,縮短新藥開發的時間。人工智能已在體外診斷領域有所應用,服務于病理診斷。由于前期大量的數據訓練,目前AI診斷已經越來越準,能夠緩解現實中缺乏病理經驗醫生的困境。
在女性生殖道微生態檢測領域,碩世生物融合了多學科技術,自主研發了基于干化學、免疫學以及形態學等多檢測平臺的綜合分析評價系統。“十多年來,公司不斷訓練AI模型,在這一領域AI診斷準確率能達到90%以上。”王國強說。
瑞貝卡是發制品行業中生產規模和出口規模均領先的公司,公司董事長鄭文青告訴記者,在海外銷售中,不便找到本土模特試戴假發,使用虛擬人形象展示產品,效率高、成本低。同時,在瑞貝卡的實體店中,擬擺放人形機器人,用于展示產品,以及和消費者互動。
智能化的未來圖景正在展開
提升產品研發速度、優化生產流程、加快社會運行效率、改善消費購物體驗……AI在各行各業掀起深刻變革,最終指向一個智能化的未來社會。
過去,由于數字化程度不高,車輛運行效率受到了一定限制。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落地應用,未來的出行服務將變得更加精準,車輛的利用效率也將顯著提高,道路上的汽車數量將相應減少。
楊國平提出,智慧交通的發展和現代監管體系要及時對接起來。大眾交通將把監管政策要求和智能駕駛技術更好地結合起來,切實提升乘客體驗。
基康儀器深耕水利、能源等基建領域的智能監測,公司董事長袁雙紅認為,未來智能監測和AI大模型的結合可能會越來越緊密,出現監測領域的大模型。如果將公司在工程結構安全、水安全等各方面的數據集成到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對監測對象的未來狀態進行預測,有助于實現更精準的安全預警。
創新藥研發的特點是長周期、高風險和高投入,人工智能對于提高藥物研發效率、成功率的前景被廣為看好。有機構預測,未來十年,AI制藥市場有望持續高速增長,預計到2032年全球市場規模將超過118億美元,2023年至2032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近30%。
泰恩康董事長鄭漢杰表示,人工智能的發展縮短了新藥研發的時間。新藥研發時效性很強,若研發速度落后于其他企業,則企業很可能失去先機、失去其創新性。
農化行業和醫藥行業類似,人工篩選新化合物、新結構需花費較長時間,且投入周期長、金額高,成功率也并不高。利民股份副董事長張慶說,人工智能可以極大地加快新藥研發速度,提高新藥化合物發現的成功率。人工智能還能在藥效、毒性、毒理等方面進行趨勢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