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正式發布,中美雙方同意大幅降低雙邊關稅水平。關稅解綁的同時,“搶運潮”涌現,外貿企業爭相角逐90天的緩沖期,此前積壓的訂單集中補發。德迅大中華區總裁倪曉榮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預計市場需求會在未來兩周持續攀升。目前美西南、美西北航線基本滿載,且部分船公司已出現甩柜情況,美東、美灣裝載情況也較之前有了明顯提升,預計后續艙位將更為緊張。未來幾周,此前積壓的貨物將集中出運,這將使北美航線運力面臨較大的壓力。
記者從德迅了解到,中美互降關稅落地后,有企業一夜間收到近一百封郵件訂單。目前航運市場艙位需求爆滿,5月底排載計劃已全部約滿,尤其是上海地區貨量增長顯著。電商客戶反應迅速,在華南地區的表現更為突出。
“從德迅作為全球最大海運物流服務提供商的視角來看,六七月是集裝箱航運進入旺季的爬坡期?!吨忻廊諆韧呓涃Q會談聯合聲明》發布后,處于觀望狀態的客戶開始出貨,短期內拉動了美線市場需求的回歸?!蹦邥詷s表示,“我們在短時間收到大量美線托書,第20周的訂艙量上漲了10%,第21周的訂艙量則激增30%——這一顯著增幅反映出市場對美線貿易預期的積極轉變?!?/p>
目前,外貿企業“搶出口”活動的熱度持續攀升,由此帶來的相關經營風險也不容忽視。倪曉榮表示,90天的豁免期限看似很長,但船公司在短期內未必能迅速補齊運力缺口,尤其是美東岸線,一個來回船期周期長達85天左右。因此,企業實際出貨時間窗口有限,供求關系失衡帶來的沖擊在所難免。
5月下旬和6月上旬,船公司將宣布實施推漲綜合上漲費率(GRI)。倪曉榮表示,對出口企業而言,運價上漲意味著運輸成本上升,利潤空間被壓縮。因此,外貿出口企業需要在運輸安排、合同管理、庫存水平等方面制訂更加合理的方案,并密切留意政策風向、市場需求等各種信息,隨時做好調整供應鏈策略的準備。
校對: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