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趙夢橋
A股按下優勝劣汰“加速鍵”,年內已有140余家上市公司遭到“披星戴帽”。在實施風險警示后,這批公司多數出現股價重挫,重倉基金“受傷”也在所難免。不過,公募基金“踩雷”的比例仍然較低,且多數屬于ETF等被動資金。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公募基金對于ST股的興趣較過往已大幅下滑,但仍有部分上市公司在有可能摘帽之際被公募關注。近日,類似公司的機構調研會就吸引了相關公募基金參與。
“披星戴帽”時公募還在場?
隨著年報披露完畢,多家上市公司基于新“國九條”規定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Wind數據顯示,在優勝劣汰節奏加快的背景下,年內已有超過140家上市公司被實施ST,4月30日、5月6日就分別有43家、27家上市公司“披星戴帽”。
多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上市公司,在公告披露后均出現了股價重挫,使得一些布局其中的公募基金也頗為受傷。
4月30日,中廣天擇公告稱,因2024年度經審計的利潤總額、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孰低者為負,且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收入后的營業收入低于3億元,公司股票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公司股票在名稱變更為“*ST天擇”后,5月5日、6日連遭跌停,其間股價一度觸及15.59元/股,創下一年多以來新低。
作為AI傳媒概念股,*ST天擇在去年一季度的表現尤為亮眼,股價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實現了翻倍,并一度觸及44元/股的高位,吸引了多家公募基金參與布局。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基金對該股重倉比例約為5.57%,達到歷史新高。比如,朱少醒管理的富國天惠精選成長持有該股385.37萬股,合計市值約為9900萬元,位居第二大流通股東。另外,富國優化增強、富國穩健增長等多只基金,亦對中廣天擇有所布局。
此外,主營業務為陶瓷產品設計、研發、生產的松發股份,因公司2024年度經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的凈利潤低者為負值,且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后的營業收入低于3億元,公司股票名稱變更為“*ST松發”。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基金對該股重倉比例高達7.09%,博時主題行業、華夏產業升級等均現身該股十大流通股東名單。
公募“踩雷”比例較低
雖然個別主動權益基金的持倉遭遇了上市公司的退市風險,但總的來說“踩雷”比例仍然較低。上述140余家上市公司中,僅有19家背后有基金持倉,且多數為主題ETF等基金的被動布局。
華南某大型公募的渠道人士表示,基金公司針對上市公司的股票池,會細分為基礎股票庫、備選股票庫、核心股票庫以及風險股票庫,一些在合同上有明確投資范圍限定的產品,還會有風格股票庫和禁止庫的安排。總體上,股票入池也是一個層層篩選、逐級淘汰的過程。拿其中最為關鍵的從備選庫到核心庫來說,研究員要針對備選庫內的好股票提交最近一段時期內的深度研究報告,經過研究部負責人審定后,組織召開投研聯席會議,大比例獲得通過后,才有可能將其入池到核心庫中。
“進入核心股票池,也并不意味著一定會被公募基金買入,這個還要根據基金經理對這只股票的判斷以及與產品風格的契合度等因素來考量。在這個層層篩選的過程中,基本面是最重要的標準,流動性也是入庫的應有之義。”因此,經過上述幾輪環節的淘汰,基本面較差或經營情況面臨風險的ST股早已被篩選殆盡。該人士還表示,近期那些被ST的股票,大多數公司質地很差,一般不會獲得入庫,如果持有的個股“爆雷”或被冠以ST,也會擇機斬倉。
華東某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也透露,在新“國九條”發布后,該公司的投資決策委員會加緊對納入選股池的風險指標做出調整,調出了風險系數增加的部分個股。
而部分被ETF基金持有的個股,公募基金的處理方式也各不相同。有公募人士表示,由于被動跟蹤指數,指數型基金對ST股的配置往往并非基金經理自行決定。新“國九條”發布后,指數產品對組合內持有的ST股的處理方式因基金而異,有些會及時將其剔除,也有一些選擇暫時保留。
風險出清后仍有投資機會
在嚴格執行退市制度的影響下,上市公司的“殼價值”大幅下降。從近年來公募基金對ST股的持有變化來看,具備專業性和定價權的公募基金對ST股的興趣較之過往已經大幅下滑。不過,即使現在“戴帽”但未來有可能摘帽的一些上市公司,依舊會被公募關注。
比如,去年11月因財務造假遭ST的ST華通,在實施風險警示后連續走出四個跌停板,隨后股價強勢回溫,截至目前反彈幅度超過了80%。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末,有22只權益類產品對該股有所布局。5月6日,ST華通的調研活動還吸引了鵬揚基金、泉果基金、泰康基金等多家公募參與。
此外,*ST鋮昌在4月舉辦的調研活動中,還吸引了包括銀華基金、東吳基金、民生加銀基金等公司參與。在被問及如何撤銷退市風險警示時,該公司表示,2025年一季度公司營收高增長,凈利潤扭虧為盈。隨著行業需求快速復蘇,公司在手的訂單及項目顯著增加,公司將全力擴大經營規模、提高盈利能力。
前述華東公募人士透露,如果基金經理想配置這類股票,要經過比較復雜的審批。基金經理需要寫研究報告并向上報送,由投資決策委員會投票作出決定。“但在強監管的態勢下,基金經理沒有必要配置風險越來越大的ST類個股。”該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