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王明弘
5月第一周開門紅,股票型基金發行迎來小高潮,牢牢占據發行市場C位。
上周新基金市場呈現“冰火兩重天”格局,股票型基金以近九成市場份額成為絕對主力。據Wind數據,上周新成立基金15只,發行總份額達63.45億份,其中股票型基金單周發行規模達58.28億份,占全市場份額的91.85%。證券時報記者梳理發現,這一比例是自2024年1月以來新基金發行市場中股票型基金占比最高的一周,而混合型及債券型基金發行規模同比顯著收縮。
從細分領域來看,科創主題ETF與自由現金流策略產品成為“爆款擔當”,例如南方中證全指自由現金流ETF、易方達國證自由現金流ETF等頭部產品,吸引了超過11億份的認購規模。值得注意的是,這類產品普遍采用“短周期發行+全渠道覆蓋”策略,如銀華國證自由現金流ETF僅用4天即完成募集,反映出機構對細分賽道的強烈信心。
相比之下,混合型和債券型基金發行規模同比顯著收縮。混合型基金當周僅發行2.52億份,占比3.98%,債券型基金發行2.65億份,占比4.17%,較此前有所回落。
從發行份額來看,各基金產品間發行規模差異較為明顯。其中,建信上證科創板綜合聯接A以19.55億份的發行份額一騎絕塵,在上周發行的基金中占據首位。摩根中證A500增強策略ETF緊隨其后,發行份額為10.16億份。還有部分基金發行規模相對較小,如中銀中證A500指數增強A發行份額為2.90億份,易方達上證科創板人工智能聯接A為2.81億份。
以認購起始日為基準來看,上周公募管理人發行的27只新產品設計緊密貼合市場熱點,呈現三大投資主線:
首先是科創賽道“火力全開”。6只科創板主題基金同步發行,包括永贏上證科創板綜合指數A、南方上證科創板成長ETF等,跟蹤科創板50成份指數、科創板成長指數等,聚焦“硬科技”企業成長機遇。
其次是港股通主題精準捕捉修復機會。匯添富中證港股通汽車產業主題ETF、富國恒生港股通汽車主題ETF等產品瞄準港股汽車產業鏈,借道低估值港股捕捉新能源汽車、智能駕駛等細分領域修復機會。
最后是高端制造與數字經濟共振。華夏國證通用航空產業ETF、易方達中證數字經濟主題ETF分別布局通用航空裝備、數字經濟核心資產,契合中高端裝備自主可控、數字中國建設等政策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增強指數型與被動指數型基金占據主導地位。增強指數型基金包括摩根中證A500增強策略ETF、永贏中證A500指數增強A、中海中證A500指數增強A、中銀中證A500指數增強A等,被動指數型基金有建信上證科創板綜合聯接A、南方中證物聯網主題聯接A、易方達上證科創板人工智能聯接A等。
針對當前市場特征,業內人士分析,近期指數型基金集中發行,反映出投資者的偏好變化。增強指數型基金在跟蹤指數的基礎上通過量化選股、風險控制等手段優化收益,被動指數型基金則以“工具化”屬性幫助投資者分散個股風險,兩類產品共同受益于市場對確定性的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