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我國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規模出現收縮,全年總資產規模從45.7萬億元降至44.1萬億元,累計減少約1.6萬億元。從央行資產負債表月度變化與各科目變動看,去年央行縮表不意味著貨幣政策緊縮。市場專家一致認為,央行縮表更多反映出國債買賣和買斷式逆回購等創新型貨幣政策工具正在逐步取代傳統貨幣政策工具。
觀察央行資產負債表的月度變化,總資產明顯收縮主要發生在2024年2至4月以及9至12月兩個階段。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分別在2024年2月5日和9月27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百分點,每次操作向市場投放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
央行副行長宣昌能在去年3月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曾指出,降準會減少準備金需求,釋放長期流動性,對央行資金有替代作用;央行對存款類金融機構增加債權,會主動投放流動性。“降準多一點,央行資產負債表就會擴張小一些;降準少一點,央行資產負債表就會擴張大一些。”
“央行縮表主要發生在降準后,表明縮表并不意味著貨幣政策緊縮。”國信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王劍表示,去年央行縮表主要是因為降準釋放的流動性用來償還中期借貸便利(MLF)等工具。
觀察央行資產負債表各科目變化,去年央行縮表主要反映在資產端“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在去年規模減少2.9萬億元。該科目的主要組成部分為MLF、抵押補充貸款(PSL)、公開市場操作、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等。
王劍表示,“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的收縮更多反映出公開市場國債買賣和買斷式逆回購等創新型貨幣政策工具正在逐步取代傳統貨幣政策工具。過去一年,央行買斷式逆回購帶來“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增加2.7萬億元,因此公開市場業務(OMO)、MLF等傳統工具合計回籠資金約5.61萬億元,同步減少負債端“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2.91萬億元。
現階段,我國央行縮表和擴表與貨幣政策取向并沒有明確的相關性。貨幣政策法定目標是保持貨幣幣值的穩定,并以此促進經濟增長。央行實現目標時,會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包括存款準備金率、再貸款、公開市場操作等。
按照中央“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要求,央行今年將落實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央行《2024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多次強調,要實施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擇機調整優化政策力度和節奏。專家表示,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結構轉型的關鍵期,宏觀調控思路也在加快調整優化,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將為此創造條件。
宣昌能在1月14日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下階段宏觀經濟政策還將進一步強化逆周期調節,我們將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擇機調整優化政策力度和節奏,支持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綜合運用利率、存款準備金率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充裕,保證寬松的社會融資環境。
校對:冉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