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網
朱聽武
2025-02-12 22:27
2月1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指出,“提振消費是擴大內需、做大做強國內大循環的重中之重”“要聚焦牽動性強、增長空間大的消費領域,深挖消費潛力”。
在高質量發展的征途上,消費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穩定器”和“動力源”。筆者認為,各地可從三方面著力,推動消費潛力釋放。
其一,找準發力點,培育新的消費熱點。
進一步深挖消費潛力,需“對癥下藥”、精準施策。牽動性強、增長空間大的消費領域通常具有產業關聯度廣、市場需求大、發展速度快等特征。例如,5G、人工智能等相關消費市場以及新能源汽車、智能家居、健康養生等領域,不僅代表未來的消費趨勢,還能夠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各地應加強新興產業與制造業、服務業產業鏈協同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其二,創新模式,拓寬消費領域。
新型消費模式的興起,為消費潛力的釋放提供了廣闊空間。各方應基于5G、AI等新技術,在智慧生活新場景的關鍵應用上“下功夫”;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新零售,鼓勵企業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實現線上線下互動,提升消費便捷性;推動智能消費,發展共享經濟,促進“人工智能+消費”等新型消費模式的發展,打造消費新場景;持續創新推出消費新品,讓消費者更愿意消費。比如,可以通過完善充電樁網絡、提升智能家居兼容性、推廣健康生活方式等措施,降低汽車消費門檻,延伸汽車消費鏈條,發展汽車后市場,提升汽車消費附加值。
其三,優化消費環境,吸引更多資金進入。
面對新的形勢及復雜的市場變化,各方應加強企業品牌建設,增強品牌影響力,提高供給質量;優化消費環境,保障消費者權益,建立健全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完善信用體系;深化“放管服”改革,簡化審批流程,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消費領域。
持續挖掘更多、更新的消費潛力,才能讓消費這駕馬車在推動經濟發展的道路上跑得更快、更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