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提振消費、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2025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一分部署,九分落實。錨定發展目標,圍繞社會關切,本報記者在6家部委進行了采訪。
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新的一年,哪些可感可及的政策舉措將推出?聚焦突出問題,如何整合資源集中發力、同向發力?讓我們聽聽部委相關司局負責同志的解讀。
——編 者
國家發展改革委——
更快更充分釋放政策效能
記者 劉志強
記者:新一年宏觀經濟政策重點從哪些方面發力?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袁達:隨著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加快落地見效,特別是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實施一攬子增量政策后,市場預期有效提振,經濟運行明顯回升。
去年出臺政策的效應將持續顯現,今年宏觀政策還有充足的空間,加上宏觀調控的手段和經驗更加豐富,可以為實現目標提供有力的支撐。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方面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決策部署,實施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強化政策統籌協調,增強政策一致性,加快政策傳導落地,更快更充分地釋放政策效能。
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進一步提高投資效益,更大力度支持“兩重”建設,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
推進標志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實施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結合實際調整完善和動態更新;推動出臺民營經濟促進法。
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積極發展服務貿易、綠色貿易、數字貿易,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著力穩外貿、穩外資。
推動重點產業提質升級。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積極化解一些行業供大于求的階段性矛盾,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大力培育壯大未來產業、新興產業。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更大力度穩就業、促增收,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增加公共服務優質供給,落實好產業、就業等幫扶政策。
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繼續提振資本市場,穩妥處置地方中小金融機構風險,持續強化糧食、能源資源、產業鏈供應鏈和數據等領域安全能力建設。
工業和信息化部——
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記者 王 政 劉溫馨
記者:企業創新需要資金、平臺、人才等多方面支持,工業和信息化部將采取哪些舉措,增強企業創新動力?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長甘小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我們將從鼓勵增加創新投入、強化高質量科技供給、打造產業共性技術平臺、構建體系化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大力培育創新型人才等方面著手,支持企業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落實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引導企業加大創新投入。強化國家產業投資基金杠桿作用,帶動社會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擴大實施“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專項試點,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
深入實施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攜手行動”,引導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建立創新聯合體,共同開展技術攻關及產業化應用,形成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及標志性產品。
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支持企業牽頭或參與建設制造業創新中心、中試驗證平臺、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等行業共性技術平臺,加快創新成果的工程化、商業化和產業化步伐。
要培育一批高水平技術轉移機構,打造優質創業孵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科技成果賦智中小企業專項行動。實施制造業卓越質量工程和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以標準引領和質量提升促進企業創新。
此外,深入實施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素質提升工程,組織開展卓越工程師薪火計劃、制造業人才支持計劃等,加快培養大批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和更多高技能人才。
交通運輸部——
推動物流成本持續下降
記者 韓 鑫
記者:我國物流消費市場仍存在多式聯運銜接不暢、鐵路水運比較優勢尚未充分發揮、物流數據要素流動性不強等問題。交通運輸行業如何發力,推動全社會物流成本持續下降?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王繡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實施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專項行動。《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行動計劃》印發,鐵、公、水、航、郵各領域實施方案同步推出,聚焦打通交通物流堵點卡點,部署了18項重點工作。下一步將全力推進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專項行動,今年全年有望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3000億元。
著眼“優”,實施優化運輸結構攻堅工程。推進京津冀、晉陜蒙、東北等重點區域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持續提升沿海港口大宗貨物綠色集疏運比例。實施鐵路貨運網絡工程,推動重點干線鐵路和進港鐵路專用線建設。推進實施內河水運體系聯通工程,推動長江干線、西江航運干線、京杭運河等干線航道擴能升級。
聚焦“聯”,推進多式聯運“一單制”“一箱制”。推動鐵路港前站、鐵路專用線向港口堆場延伸,推進重點港口與鐵路堆場共享共用。完善多式聯運數據共享標準,穩步推進交通物流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健全完善多式聯運管理制度和“一單制”“一箱制”標準規范,推進統一集裝箱鐵水聯運中轉交接、貨物裝載、安全查驗等標準。
促進“融”,促進交通物流與產業深度融合。聚焦先進制造業、重點原材料等重點產業,“一業一策”健全完善交通物流服務保障措施;完善國際物流服務保障體系;推進“快遞進廠”和服務延伸,創新電商物流新模式。
發力“新”,加快培育新型物流集成商。支持交通物流企業與制造業鏈主企業、貨主企業和電商平臺創新供應鏈協同發展新模式,促進供應鏈上下游、物流各環節、各運輸方式間的資源高效整合和要素共享共用,切實增強物流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
商務部——
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
記者 王 珂
記者:大力提振消費方面,商務部今年會有哪些舉措?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大力提振消費。初步統計,2024年,全國汽車以舊換新超過680萬輛,超3600萬名消費者購買8大類家電以舊換新產品超過5600萬臺,家裝廚衛“煥新”補貼產品約6000萬件,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超過138萬輛。消費品以舊換新帶動相關產品銷售額超過1.3萬億元。
預計今年消費市場總體將繼續呈現平穩增長態勢。商務部將推進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持續釋放消費潛力。
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近日,中央財政已預下達2025年消費品以舊換新首批資金810億元。今年加力支持汽車、家電、家裝和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手機等數碼產品的購新補貼實施細則陸續印發。
擴大服務消費。實施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開展“服務消費季”“中華美食薈”等服務消費促進活動。
創新舉辦擴消費活動。老字號嘉年華、網上年貨節等活動已啟動,還將舉辦消費促進月等促消費活動。
培育壯大新型消費。指導各地因地制宜發展首發經濟,大力發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積極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
優化消費環境。加快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營造更加友好的國際化消費環境。推動步行街、商圈設施改造和業態升級,聚焦“一老一小”,推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深入實施縣域商業三年行動,推進“千集萬店”改造提升,不斷便利城鄉居民消費。
市場監管總局——
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
記者 林麗鸝
記者:有地方為保護本地市場、扶持本地企業、保障本地財源,實施限定交易,在招標投標和政府采購中區別對待本外地企業,進行“內卷式”招商引資。如何整治這種現象?
市場監管總局競爭政策協調司副司長艾則孜·艾力:“內卷式”招商引資影響公平競爭。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已經出臺。市場監管部門建立反壟斷“三書一函”制度,對存在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風險或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不到位的,發出提醒敦促函;對涉嫌從事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或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不到位,引發輿情或者造成不良影響的,可以對有關單位負責人進行約談要求改進;對存在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的,依法予以立案調查,并依具體情況發出行政建議書,提出處理建議。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規范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為。《公平競爭審查條例》要求政策措施中不得包含4個方面19項排除、限制競爭的內容。市場監管部門將對政策措施加強源頭把關,有效維護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
記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必須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關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經濟秩序。如何做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市場監管總局信用監管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周衛軍:圍繞“放得活”,市場監管部門將實施深化信用提升三年行動,助力提升經營主體信用水平。持續推進信用賦能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多措并舉優化信用環境,充分激發民營經濟生機活力。深化信用修復服務,推動修復結果協同聯動、共享互認,支持經營主體便捷高效重塑信用。實施年報改革創新,建立健全守信激勵機制,標注信譽信息,推廣壯大企業信用同盟,提高守信經營主體的獲得感。
圍繞“管得住”,構建全鏈條全生命周期信用監管體系。健全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完善注冊資本實繳信息強制公示、強制注銷公司登記等制度。發揮嚴重違法失信名單作用,加大失信懲戒力度。全面深化雙隨機監管,拓展深化信用風險分類管理運用,規范涉企行政檢查。
金融監管總局——
促進低成本信貸快速直達
記者 屈信明
記者:很多小微企業仍面臨融資難、貴、慢等問題,有哪些解決辦法?
金融監管總局普惠金融司副司長馮燕:金融監管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建立了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各地相應建立工作機制,特別在區縣成立工作專班,組織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摸排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對照合規持續經營、固定經營場所、真實融資需求、信用狀況良好、貸款用途依法合規等標準,篩選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指導銀行精準對接,促進低成本信貸資金快速直達小微企業。
區縣專班加強與職能部門溝通,開展助企幫扶,幫助企業進行信用修復、規范財務管理、催收貨款等。
截至2024年12月底,各地依托工作機制累計走訪4007.3萬戶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經營主體,其中484.2萬戶納入“申報清單”,380.2萬戶納入“推薦清單”。銀行對“推薦清單”經營主體新增授信7.2萬億元,新發放貸款4.7萬億元,平均貸款利率3.78%。
中小微企業無還本續貸政策加快落實,有效緩解資金接續難題。無還本續貸政策優化以來,2024年四季度小微企業無還本續貸金額較上年同期增長47%。
下一步,要高效摸排各行業、各領域的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加大首貸、信用貸、中長期貸款支持。對于貸款到期后仍有融資需求,又臨時存在資金困難的小微企業,積極滿足無還本續貸需求。
不斷完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長效機制,定期開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評價,指導銀行制定完善普惠信貸盡職免責實施細則,引導銀行加大小微企業信貸投放,優化信貸業務結構,規范服務收費,建立健全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
■留言板
建議簡化行政審批流程,健全企業服務體系,為企業提供融資、市場開拓、技術支持等全方位服務。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激勵企業創新投入。
——吉林網友
希望加強政策宣傳和解讀工作,讓企業充分了解扶持新興產業的政策內容和申請流程。還應健全產業監測評估體系,及時掌握新興產業發展動態和趨勢,為政策調整和優化提供依據。
——黑龍江網友
建議加大物流配送基礎設施投資,推廣智能化、自動化物流技術,提升物流配送效率。
——重慶網友
建議通過深化區域間的產業鏈分工與合作,形成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這不僅有助于降低生產成本,提升整體產業競爭力,還能推動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
——陜西網友
應加大對科技型企業的支持力度,科技項目申報、項目資金、企業發展扶持資金等向科技型企業傾斜;建議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扶持資金以及優惠政策的利用效率,規范科技項目、扶持資金等申報工作。
——寧夏網友
(以上留言摘編自人民網《人民建議》,彭姝婷整理)
本期統籌 蔣雪婕
數據來源 國家統計局等
版式設計 張芳曼
融媒合作 人民網“領導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