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I智能眼鏡將進入新品密集發布期。
據媒體報道,小米AI眼鏡已獲得入網許可,預計將于近期發布。目前,小米眼鏡微博已經上線,認證主體為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截至發稿,該微博未發布內容。這一消息引發了市場對AI眼鏡板塊的關注和投資熱情。
2月6日,端側AI概念股盤中持續走高。分析師郭明錤日前發文指出,DeepSeek爆紅后,端側AI趨勢將加速。國泰君安研報指出,DeepSeekR1蒸餾所得的高推理性能小模型將加速端側AI落地,驅動AI手機、AIPC、AI眼鏡等硬件出貨量上行。
業內人士表示,DeepSeek技術的推出將加速AI應用的落地,AI眼鏡作為AI硬件的一部分,受到市場的積極關注。
AI智能眼鏡將進入新品密集發布期
2月6日,AI眼鏡概念股走強,云天勵飛-U、宇瞳光學“20cm”漲停,光弘科技、弘信電子、雷神科技、炬芯科技、匯成真空均漲超10%,創維數字、雷柏科技、美格智能等多股漲停。
AI眼鏡行業發展迅猛,今年以來新品密集發布。1月2日,消費級AR品牌雷鳥創新RayNeo與阿里云戰略簽約,達成AI眼鏡領域獨家合作。阿里云通義系列大模型為雷鳥創新AI眼鏡定制技術支持,開啟國內大模型與硬件廠商深度定制合作先例。
在CES 2025展會上,AI眼鏡備受關注。雷鳥創新與TCL聯合發布首款AI拍攝眼鏡雷鳥V3,集成拍攝、光波導技術,搭載通義千問大模型,是雙方合作的初步成果。
同期,雷神科技、樂相科技、康冠科技等也推出AI眼鏡新品,其中康冠科技的“AI交互眼鏡”搭配智能拍攝和防抖算法,適用于直播。
“百鏡大戰”將在2025年繼續上演,包括三星、Meta、蘋果、字節跳動在內的科技巨頭都計劃在2025年推出全新的AI+AR眼鏡產品或AI眼鏡產業鏈,進行布局。
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曾表示:“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公司加入AI眼鏡領域,每個互聯網公司都可能會研發自己的智能眼鏡,形成所謂的百鏡大戰。”
當前除了傳統XR智能硬件廠商,包括互聯網企業和消費電子品牌也紛紛入局AI智能眼鏡領域。平安證券表示,隨著入局者的不斷增加,預計2025年AI智能眼鏡將進入新品密集發布期。
產業鏈有望迎來快速發展期
據IDC預計,2025年全球AI眼鏡市場出貨量為1280萬副,同比增長26%,中國AI眼鏡市場出貨量為280萬副,同比增長107%。另據WellsennXR提供的數據及預測,到2029年,AI智能眼鏡的年銷量將達到5500萬副,而到2035年,這一數字更是有望突破14億副。
財信證券指出,作為智能可穿戴產品,相比于手機、電腦等傳統電子終端,AI眼鏡的優勢可以歸納為兩點,一是可以解放用戶雙手,二是可以融合多類設備功能。未來,伴隨著芯片技術升級以及AI應用發展,功能更加強大、佩戴更為舒適、價格更為親民的AI眼鏡產品將不斷涌現,預計AI眼鏡產業鏈有望迎來快速發展期。
該機構表示,未來,隨著光學顯示模組、AR/VR芯片等關鍵技術的進步,AI眼鏡有望加速普及,建議關注AI眼鏡相關產業鏈。
相較于傳統眼鏡產業鏈,AI眼鏡產業鏈涵蓋的供應商種類更多。AI眼鏡上游涵蓋芯片、傳感器、存儲、顯示模組、光學模組等關鍵零部件領域。例如,與光波導相關的水晶光電,存儲相關的兆易創新等多家上市企業的業務都有涉及。
以AI眼鏡的“大腦”計算芯片為例,包括恒玄科技、瑞芯微等企業主要業務涉及到AI眼鏡計算芯片設計。
另外,還有一批硬件及檢測服務商。如蘋果公司的AI眼鏡柔性電路板加工供應商安捷利和鵬鼎控股,而燕麥科技則是柔性軟板檢測設備的龍頭企業。
機構盯上這些概念股
受益于消費電子景氣度回升,部分AI眼鏡概念股2024年業績向好。
以預告區間中值統計,長盈精密、移遠通信、宇瞳光學、艾為電子等18股2024年全年凈利潤翻倍,其中長盈精密、移遠通信、宇瞳光學增幅依次為786.79%、495.33%、483.38%。
報告期內,長盈精密向Ray-Ban Meta智能眼鏡提供結構件產品。移遠通信的AI+AR眼鏡業務已實現量產,多款模組產品可應用于AR眼鏡。
從機構關注度來看,鵬鼎控股、中興通訊最受青睞,均獲33家機構評級;其次是恒玄科技、安克創新、水晶光電、中科創達也有超20家機構關注。
中信證券研報認為,AI眼鏡供應鏈的業績釋放元年可能最早在2026年。根據3家以上機構一致預測,今明兩年凈利潤增速均有望超30%的有17只,包括弘信電子、敏芯股份、領益智造、宇瞳光學等。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校對: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