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零售市場規模增速較低,與高專業服務能力藥店不足但低產出藥店數量過剩且持續高增長的矛盾凸顯,行業內卷日趨嚴重。”健之佳方面回顧2024年的行業趨勢時表示。
近期披露的業績預告顯示,在連續多年高增后2024年藥店行業整體業績增速放緩,業績承壓。
Wind統計,截至目前已有一心堂(002727)、漱玉平民(301017)、第一醫藥(600833)、健之佳(605266)四家上市藥房披露2024年度業績預告。其中,漱玉平民預期將出現上市以來首個虧損年份,公司預期虧損金額達1.2億元至2.2億元,健之佳、一心堂預計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50%以上。唯一出現歸母凈利潤正增長的第一醫藥,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同樣呈現下降趨勢。
去年醫藥零售市場規模略有下滑。根據中康科技提供的數據,截至2024年11月,2024年全國零售藥店市場累計銷售規模達4765億元,同比下滑2.2%。即便隨著冬季到來,進入呼吸道疾病高發期,流感等疾病的傳播激發用藥需求的增長,11月單月零售藥店客流環比稍有回升,但依然不及上年同期表現。
在硬幣的另一面,藥房的整體規模卻仍在不斷增長。2024年以來,雖然藥店閉店數量逐季遞增,2024年一季度、二季度、第三季度分別閉店6778家、8792家、9545家,但是在當年前三季度藥店數量整體仍凈增長超1.8萬家。
蛋糕變小、分蛋糕的人卻在繼續增加,激烈競爭下,應對效率的走低成為藥房的重要課題。
在2024年,一心堂全年新開門店1867家,凈增加1243家。然而增長的規模并未如預期帶來利潤的等幅增長,一心堂直言,大量新開門店導致運營成本費用增加,房租、裝修、人工、日常辦公等費用會隨著門店數量的增加等比例增加,但其銷售處于提升階段,新店和部分次新店還處于前期虧損階段,導致公司整體利潤下滑。
老百姓方面曾透露,公司新開門店截至去年三季度的盈虧平衡期在12—18個月,較過去有所延長。第一醫藥也表示,醫藥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且近年公司新店數量增加,新店仍處于業績成長期,短期內對利潤造成影響。
除了行業競爭強度趨于激烈,在政策層面,短期內,在醫保個賬及門診統籌改革政策的探索期,各省市探索、細化并持續完善政策、落地執行,存在不確定性和滯后性,行業發展處于調整階段。同時,醫保合規監管持續加強,行業價格專項治理、比價系統上線、線上醫保結算、超量處方治理、監管碼管控等政策,對行業發展的影響進一步深入、疊加。
健之佳披露的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實體門店營業收入金額持續增長,但醫保結算收入金額呈持續下降態勢。醫保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由2022年的52%下降至2023年的47%,再下降至2024年1—9月的44%。
在業績難以隨規模擴張同步增長的背景下,減緩擴張速度、提升經營質量在2024年就已經成為了一些藥店的選擇。進入2025年,多家上市藥店將提升盈利能力作為核心經營目標,提出多項具體措施,規模的進一步增長已不再是經營重點。
健之佳明確,公司將放緩門店擴張步伐,重點強化存量門店業績的提升,提升經營效率,提質增效、控費增效。強化降租、控費,大額虧損門店扭虧或遷址“騰籠換鳥”;提升店效、品效、人效。中后臺部門全面凍結編制,嚴控資本性支出項目,以保障現金流健康和資金安全,確保公司業務和業績穩定。
一心堂方面表示,2025年,公司將以存量門店經營質量提升為主,強化門店品類經營能力、客戶健康管理及服務能力、零售門店間協同能力,持續優化成本費用,強化運營效率,從而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漱玉平民則計劃從優化品類、提升物流體系盈利能力入手。一方面,漱玉平民將加強健康產品、保健品、醫療器械、健康美麗等多元化品類的引入,滿足多樣化健康需求;另一方,將圍繞新建物流配送中心大力發展加盟和分銷業務,以物流倉儲為中心向外輻射,下沉重點區域縣域市場及省區空白市場,完善網絡覆蓋,全力提升物流體系自身的營收及盈利能力。
萬聯證券發布的2025年零售藥店行業投資策略報告提出,受政策沖擊和消費低迷等影響,藥店行業整體增速放緩,短期承壓。醫藥改革、基本醫療保險、醫保個賬和門診統籌等醫藥改革長期有利于提高行業集中度和連鎖化率,依然看好在老齡化和處方外流趨勢下,專業服務能力強且合規經營、聚焦滿足消費者健康需求的大型連鎖醫藥零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