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券商資管子公司迎來新進展。
2月5日,國信證券發布公告稱,子公司國信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信資管”)在1月27日領取了《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這意味著,該資管子公司下一步將等待正式開業。
據悉,從2022年9月向證監會遞交材料至今,國信證券申請設立資管子公司歷時兩年多時間。
國信證券副總裁、國信資管董事長成飛在近期曾表示,中國資產管理市場空間足夠大,前景非常好,不同的資產管理機構走出自己的道路,可以在資產管理行業里發展得很好。他強調,券商資管的天然初心應是絕對收益,要回歸本源,真正做到幫客戶掙錢。
下一步:開業
距離獲得證監會核準批文一年多時間后,國信證券資管子公司迎來關鍵性進展。根據2月5日國信證券的公告,國信資管已在1月領取了《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證券期貨業務范圍為“證券資產管理”。這意味著,資管子公司的籌建情況已經獲得地方證監局的驗收通過,國信資管將等待正式開業。
早在2022年9月國信證券向證監會遞交申請設立資管子公司的申請,半年后(2023年3月)獲得正式受理。不久國信證券迎來監管層的反饋意見。2023年11月證監會下發《關于核準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設立資產管理子公司的批復》。
根據相關規定,批文下發之日起6個月內,國信證券要完成工商變更登記和國信資管的工商設立登記工作。國信證券、國信資管要在自換領或取得營業執照之日起15日內,向證監會申請換發或申請經營證券業務許可證。2024 年 4 月國信資管辦理完成工商登記手續并領取了營業執照。在9個月后,國信資管終于獲得經營證券業務許可證。
公開資料顯示,國信資管注冊地為廣東省深圳市,初始注冊資本10億元。國信證券副總裁成飛擔任國信資管的董事長,總經理為方強。方強在2024年11月新聘任,此前為國盛證券副總裁,同時也是國盛證券資管子公司的副董事長,擁有豐富的人力資源管理經驗。
近年來,國信證券的資管板塊業績增長十分明顯。2023年公司資管手續費凈收入為4.96億元,增長54%。2024年前三季度數據顯示,公司資產管理業務手續費凈收入為6.34億元,在43家上市券商中排名第13;收入規模同比大增81.62%,增幅排名第5。
據國信證券相關人士曾介紹稱,2024年以來,國信資管在做好傳統固收等優勢策略基礎上,根據客戶需求推出衍生品等產品,并成為新增長點。下半年,國信資管重點布局主觀多頭、固收+、指數增強等含權類策略,以追求絕對收益為核心,力求打造“賺錢效應”更強的含權產品線。
券商資管應做出各自特色并堅守初心
隨著“一參一控一牌”政策落地,證券行業積極布局公募業務、謀求公募業務牌照。其中,通過設立資管子公司并進一步申請公募牌照成為券商資管的主流方式。
2024年,證券公司持續聚焦公募化轉型,全行業獲得公募業務牌照的證券公司或資管子公司達到14家,排隊申請公募牌照的券商資管子公司有4家。
根據券商中國記者此前了解到,國信證券申請設立資管子公司后,未來會積極研究公募基金牌照的申請工作。
不過,從監管審核節奏來看,券商資管公募牌照的準入正在趨嚴、節奏正在放緩。公開信息顯示,自2023年11月中下旬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時間未見券商資管子公司拿到公募牌照。
盡管前期已有多家券商資管積極申請公募牌照以試圖切入新的業務賽道,分享公募基金行業紅利,但截至目前券商資管拿到新牌照后,其公募業務發展并非如市場預期美好。
國信資管董事長成飛在2024年11月參加由證券時報主辦的“2024中國金融機構年度峰會暨2024中國證券業資產管理高峰論壇”上表示,海外成熟資管機構百花齊放,未來國內資管機構也不是只有公募業務一條路可走,中國資管市場足夠大,相信各類資管機構只要走出各自特色路線,一樣可以脫穎而出。
在其看來,券商資管要回歸本源,真正做到幫客戶掙錢,才是券商資管長遠發展的生存之本。“我們的客戶滿意度還是比較高的。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堅持:在投資上只做自己能力圈的事,在客戶上聚焦高凈值,在產品上堅持揚長避短,所以我們從2023年開始一直是小集合產品發行數量最多的券商,業務收入發展不錯,堅守初心的回報顯著。”成飛表示。
校對:楊舒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