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財富投資仍是熱點話題。從賦能千行百業的AI板塊,到“兩新”驅動下的消費復蘇領域,財富投資的方向成為熱議對象。假期期間,中國資產也在全球大類資產中收獲了亮眼表現。在機構人士看來,短期視角方面,資金回流、兩會預期和業績真空期等或成為節后行情的推動因素;中長期視角方面,一系列機制建設將進一步利于穩定資本市場預期。
投資理財仍是春節熱議
“你的家鄉新能源汽車消費情況如何?”“當地人的主要投資方式有哪些?”“對蛇年投資理財怎么看?”,春節期間,諸多個人和機構投資者就投資“新動向”展開討論,其中以DeepSeek為代表的AI領域就引發了諸多投資者的熱議。浙商證券表示,當前AI大模型兼具低成本和高性能特征,有望大幅降低應用成本,加速對相關產業的賦能進程,利好機器人、計算機、傳媒等下游AI應用落地。
機構投資者的視角則更為全面。實際上,節前已有不少投資機構對多家AI、芯片、機器人等產業鏈相關領域的上市公司展開調研。如1月內被超280家機構調研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瀾起科技、獲230余家機構調研的工業機械企業豐立智能等,分別被重點問及了相關產品迭代及市場滲透情況,以及機器人板塊募投項目發展等內容。
此外,春節假期期間,以電影、旅游、消費品“以舊換新”為代表的消費市場釋放出旺盛活力,而更多投資者也將視線投向了這些更為貼近生活的領域。“春節檔票房又創新高,影院門口買爆米花的隊伍比買理財的都長,今年消費板塊怕是真要跟著這人氣旺起來嘍!”一位個人投資者在微信投資交流群中表示。
同在春節假期,位于北京東三環某寫字樓地下一層的華為專賣店仍迎來諸多客流。新一輪“國補”政策下,購買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表、大家電等產品,均能享受到15%至20%的“國補”優惠,這也讓不少數碼產品實體店就此繁忙起來。
“2025年及以后,政策刺激、新場景拓展和供應鏈優化有望為行業增長提供動力。”聯合資信研究報告表示,政府和企業推出的以舊換新政策和促銷活動有望進一步刺激消費電子市場的增長。同時,消費電子行業不斷拓展新的市場和應用場景,有望為行業提供新的動力。
“隨著一系列刺激政策的落地,消費行業的估值有望得到修復。”泉果基金經理孫偉認為,消費板塊的分紅優勢也逐漸顯現。
近年來,消費公司分紅率不斷提升,特別是在央企和國企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股東回報。消費行業的高股息率和穩定的盈利模式,使其在當前低利率環境下更具投資價值。
中國資產春節期間表現亮眼
春節期間,中國資產在全球大類資產中也表現強勢。據財通證券研報,回顧春節大類資產表現(1月27日至1月31日),包括中概股在內的中國相關資產表現亮眼,與歐股、黃金等資產一道,明顯領先全球市場。以美股中概股為例,截至目前,阿里巴巴、拼多多、網易、京東、金山云等多家互聯網科技公司自年初以來在美股市場的漲幅超10%。
與此同時,“先鋒軍”港股也在A股開市的前一個交易日即2月4日迎來大幅反彈。2月4日,恒生科技指數大幅收漲5.06%,恒生指數收漲2.83%,優于主要海外市場。
從行業來看,港股互聯網、AI、黃金等行業表現較為強勢。在蛇年的首個交易日2月3日,部分港股AI概念股迎來強勢上漲:金山云大漲超31%,股價創歷史新高;中芯國際尾盤漲逾超10%;阿里巴巴漲逾6%。
中信證券認為,展望二月,春季躁動進入加速階段,港股的流動性改善空間邊際上優于A股。從配置策略來看,板塊上,建議重新重視企業海外業務拓展邏輯在年報季的持續兌現;行業上,關注AI、紅利以及企業海外業務拓展等機會。
從A股市場基本面來看,企業端已初步透露出盈利復蘇的“脈搏”。
機構樂觀看待市場表現
Wind數據顯示,截至記者發稿,A股市場已有75家上市公司發布2024年業績快報,其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的46家,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的52家,占比均超過六成。962家上市公司2024年業績預喜,其中涉及計算機、通信、汽車制造、CXO等多個行業。
海通證券表示,當前行情有望開啟新一輪上漲,未來將關注政策加碼落地帶來的基本面改善。
“雖然節后市場的短期波動取決于多種新發因素,但從中長期角度看,隨著中長期資金入市力度持續增加,市場投資者結構和產品結構有望持續優化,非理性行為和短期套利行為導致的股票市場波動預計會減小。”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在機制建設方面,實施長周期考核、優化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機制等一系列更為具體的舉措落地,有助于構建更加穩定、健康、高效的資本市場。”
田利輝建議,蛇年開市之際,建議投資者密切關注落地的新經濟政策和貨幣政策,制定長期投資計劃并堅持執行,避免因短期市場波動而做出沖動的決策;同時,做好分散投資,審慎評估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在股票市場做好行業分散化投資的同時,還可以考慮配置一部分資金到債券、黃金或其他避險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