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一根竹子做文章,湖南桃江實現從竹筍、竹頭到竹干、竹尾、竹屑的全竹利用——小竹子做成大產業
竹餐具。
竹樂器。
竹筍制成的小吃。
葉子攝
工人在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馬跡塘鎮筍竹特色產業園內一家鮮筍加工企業生產車間加工鮮筍。
新華社記者陳思汗攝
觀眾觀看《竹海幻境》演出。
李勝財攝
晨曦中的桃花江竹海和天問書院。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中國傳統文化中,竹一向受人喜愛。湖南省是我國主要竹產區之一,在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片片竹林蔥蘢壯觀。這里擁有竹林面積115萬畝,筍竹兩用林13.1萬畝,立竹總量2.56億株,南竹蓄積量居湖南第一、全國第三。
在桃江人眼里,“竹子全身都是寶”。圍繞“做優一產、做強二產、做活三產”的基本思路,桃江縣以竹旅文體康產業融合發展為路徑,堅持以竹為核,將文化、旅游、體育、大健康產業融合起來,高效利用竹資源、創新竹產品、弘揚竹文化、壯大竹產業、做響竹品牌、做靚竹風景。2024年,桃江縣實現竹旅文體康產業融合發展綜合產值300億元。
把小竹子做成大產業,一座座竹山成了群眾增收致富的幸福“靠山”。竹,不僅是桃江這片土地上的綠色風景,更是推動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密碼。
竹筍精加工
分選、切段、清洗、蒸煮、浸泡……在桃江縣馬跡塘筍竹產業園內,桃江極野食品有限公司的鮮筍加工車間,工人正有條不紊地忙碌著。展廳里,已經制好的中餐筍、面點筍、火鍋筍、零食筍、冰鮮筍等筍類精加工食品琳瑯滿目。
“這是去年3月的春筍。”桃江極野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意,向記者展示著剛從零下18攝氏度的凍庫中取出的春筍。他介紹,公司利用創新方法將春筍的鮮味鎖住,再開發成各種食品,做到了“只收一季筍,全年有活干”。
經過了半年多的時間,春筍為啥還能新鮮如初?
“傳統的保存方式,一般是制成筍干,這樣會失去筍的鮮度和甜味。”朱意介紹,他們獨創“三重保鮮”技術,讓消費者在春季之外依然可以吃到鮮筍——在6小時內完成竹筍的產地采挖到工廠加工,采用行業領先的零下50攝氏度速凍鎖鮮技術,鎖住營養和口感;零下18攝氏度冷凍保鮮儲藏,保證春筍全年保鮮不變質;巴氏殺菌保鮮,零防腐劑更健康。
為推動竹筍加工業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桃江縣創新培育公司化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等新型竹林經營主體,強力推進竹林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探索構建“企業+村集體+農戶”的穩定產銷鏈,引導竹農精細撫育、科學采伐,提升筍竹產量與質量。目前,全縣年產竹材逾4000萬根,發展筍竹企業30家,筍竹兩用林達13.1萬畝,新建300多個品種的竹種質資源庫,已擁有黃桿竹、水竹、雷竹等20多個品種。
桃江還開展“竹子下山”機械研發,引進湖南正信高科索道集材采伐系統、三一重工旗下中能裝備系列設備開展前期實驗。同時,堅持綜合施策,修建竹林道總里程超3000公里,支持組建專業采伐隊22支,創建筍竹材料運輸“綠色通道”,有效緩解筍竹“下山難”的問題。
在桃江植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竹子“搖身一變”成為家畜飼料。公司負責人廖建忠介紹,工廠將竹筍加工中的剩余材料,通過精深加工做成飼料輔料,變廢為寶。
“這種創新做法不僅降低了飼料成本,還推動了竹資源的多元化利用。”廖建忠表示,公司將竹纖維精深加工成飼料,設計生產能力為每年10萬噸,年銷售額在2億元左右。這種利用竹屑提取的添加劑成本低廉,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
依托豐富的竹林資源,桃江積極發展竹筍深加工產業。據了解,目前,桃江縣每年竹筍精深加工能力達2億斤,竹筍產業年產值達38億元。
竹制品多樣
“制作水平很高,令人印象深刻,還不會刮花鍋具。”“對環境特別友好,完全不含塑料。”……打開亞馬遜購物軟件,搜索竹餐具,一個名叫“ecovita”的品牌出現在顯眼位置。竹制的刀叉、餐勺,獲得了許多海外消費者留言好評。
這些竹制餐具,部分來源于湖南竹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這是一家主要生產一次性生物全降解餐飲具、一次性竹制餐具的企業,依托桃江豐富的竹資源,年產能已達到3億支。
企業負責人胡育強介紹,要制作輕便、堅韌、光滑的西餐竹刀、竹勺,需要三年以上的竹子,只取根部以上兩米左右的部位,經過切削、成型、脫糖等工藝,才能完成。經過消毒、裝箱,他們代工的產品目前90%銷往日本、意大利等國外市場。
走進位于桃江高新區的湖南竹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竹成品加工車間,10臺竹成型機臺正在滿負荷生產。一根南竹經過10多個工序后,最終制作成刀、叉、勺三種西餐常用餐具。據了解,這些竹制餐具受到航空、船舶餐廳的青睞,出口至歐美市場。2024年暑期兩個月,公司產值達1500萬元。
不僅是竹餐具,在桃江,竹吸管、竹餐桌、竹涼席、竹吉他、竹球、竹包、竹燈等竹制品琳瑯滿目,包括竹制家具家居、標準板材、文創產品等諸多品類。
據了解,一根竹子,3年至5年即可成材,一般的速生用材林,成材則要10年至15年。此外,竹子可一次造林成功,年年擇伐,保護得好還可以永續利用。作為綠色、低碳、可降解的生物質材料,以竹代塑、以竹代木,能極大減少各種污染,助力“雙碳”目標實現。桃江搶抓這一市場機遇,把竹林資源優勢轉為發展優勢,積極探索竹產業串珠成鏈、聚鏈成群、集群成勢。
走進湖南波恩貝竹木科技有限公司的竹集成材生產車間,一根根經鄉鎮初加工點送來的粗刨條,通過兩次碳化烘干、精刨、選色、壓板、砂光、齊頭七道工序后,就變成了竹集成材。在公司的成品生產車間,工人們將集成材加工制作成辦公家具、標識標牌、課桌、花架、置物架、家居用品等產品;剩下的“邊角料”則制作成各種小工藝品,銷往國內外。
據介紹,桃江縣共有竹業企業251家,構建起竹制造新興工業產業鏈,開發出17大類400多個品種,涉及竹重組材和新型竹基餐具、家具、玩具等多個方向,實現了從竹筍、竹頭到竹干、竹尾、竹屑的全竹利用。
“目前,桃江已形成了由精到粗的縣鄉村三級加工體系,補強了全竹產業鏈,實現‘ 一根竹子吃干榨盡’。”桃江縣竹產業發展服務中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黃海龍介紹,2024年,全縣竹業產值達173.06億元,帶動16萬人實現家門口就業,人均增收4500元以上。
竹材來蓋房
蓋大樓、建廠房,都聽過鋼結構,但是否見過“竹結構”?
走進國家(桃江)南竹產業示范園,一棟全竹結構的科研展示樓特別引人注目。21根實心全竹立柱從地面直通屋頂、每根達12米長,支撐起了三層高、建筑面積接近1500平方米的大樓。
竹樓的建設方,是湖南桃花江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長薛志成向記者介紹,不同于一般建筑使用竹材進行裝飾,這棟“竹樓”是貨真價實由竹子建成的。“四梁八柱都是竹材,里面沒有鋼筋混凝土,這是目前國內單體最大的全竹結構現代建筑之一。”
“竹子變鋼筋”,強度怎么樣?仔細觀察,記者發現竹樓的梁柱都是由一根根扁平竹條拼接黏合而成。敲擊起來,手感敦實厚重,與常規竹材輕巧柔韌的特點有很大區別。
“專業上說,這叫大尺度竹質集成材。”薛志成介紹,天然竹片經過自主研發的設備熱壓膠合后,具有了優良的力學性能。普通混凝土蓋房子,抗壓強度僅要求達到30兆帕。竹質集成材的抗壓強度最高可達70兆帕以上。實際上,相同重量的竹材構件強度超越了鋼鐵,可廣泛應用于各類環保建筑結構中。
竹基復合材易霉變腐朽,這是阻礙竹材裝配式建筑發展與應用的重大技術難題。因此,“竹子變鋼筋”,還得解決防腐、防霉、防火、防蟲等功能問題。
在湖南省科技廳授牌的湖南省現代竹結構工程材制造及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李新功團隊正在進行竹材的耐火試驗。熊熊烈焰的灼燒之下,竹材并未燃起明火,也沒有產生濃煙。
李新功介紹,除了要關注防火,相比木材,竹材含營養物質多,更易發霉、腐爛。團隊研發出既適合竹材特性,又安全環保的防腐防霉材料,目前已運用到實際生產之中。
為了加強筍竹企業科技研發能力,桃江當地鼓勵企業與高校搭建校企合作平臺,支持各類研究機構落戶桃江,打造工業設計中心、企業技術中心。李新功介紹,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與湖南桃花江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長期開展緊密的產研合作,共同承擔了湖南省重點研發項目“大尺度竹質集成材制造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湖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攻關與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裝配式建筑竹質墻板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等科研項目,先后獲湖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技術發明二等獎,梁希林業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我想通過這棟全竹建筑,引起消費者對竹制產品更多的了解、認可。”薛志成說,今后,公司將繼續多維度挖掘竹子新價值,拉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推動竹產業轉型升級。
桃江高新技術開發區工委書記夏薇表示,未來,將致力于竹材料在新領域的應用,如碳基材料、竹纏繞管道、竹建材等。
竹文旅火熱
在桃江,竹筍可以食用,竹制品可以用作工具,竹林也可以欣賞。
“這里真的是天然氧吧,住在這里太舒服了,靜謐、安逸,我要向更多親朋好友推薦。”初冬時節,走進桃花江竹海景區,能夠偶遇來自各地的游客。
面積11.8平方公里的桃花江竹海景區,是遠近聞名的旅游度假勝地。除了高達56.95米的標志性“大竹筍”建筑,這里還有一眼望不到盡頭的竹海、與滿山翠竹完美融合的天問書院……目前,游客中心、彩虹步道、竹博物館、竹林秘境酒店、竹福旗艦店、竹文化博覽園等景區新業態全部對外開放。記者發現,景區一些民宿的輕質墻體、竹瓦和戶外地板等,都是用竹子做成的。人們在此可以欣賞竹林美景、品嘗竹林美食,暢享桃江的生態之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
沉浸式楚風竹宴劇場《竹海幻境》,是游客來到桃江必打卡的文旅項目之一。這部劇以屈原在桃江的生活經歷為創作藍本,講述了屈原的日常生活、文學創作、思想歷程等。
在演出中,桃江的“美人”文化、屈原筆端“香草美人”的理想精神以及竹海生長的“君子”氣節都得到了生動呈現。更重要的是,走進露天劇場,穿著古裝的演員就在觀眾面前表演、舞蹈,讓人感覺仿佛穿越了一般。在水月數控裝置、裸眼全息影像技術等科技賦能下,“宴+演+劇”的演藝新模式,帶觀眾跟隨屈原共赴一場竹海里的風雅盛宴。不少游客評價“故事有湖湘文化的浪漫底色”“以竹林為幕布很酷”“完全沉浸在劇情里,就像做了一場夢”……每到周末和節假日,演出都是一票難求。
以桃花江竹海為核心,當地在桃益公路沿線5個村打造具有竹鄉特色的鄉村全面振興示范區,已基本形成“一村一策、一村一品、一村一韻”的新模式。在道路沿線、景區景點以及城市公園、微景觀、鄉村美麗屋場等城鄉建設中,竹元素、竹建材已隨處可見。隨著景區升級、品牌打響、環境提升,桃江入選最受市場喜愛的湖南省十佳康養避暑旅游目的地,2023、2024連續兩年入選全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佳縣。
浪漫桃花江,竹鄉遇見美。近年來,圍繞竹與文旅體康相融合的“竹+”新業態,桃江全力推動竹產業融合發展。
優美的自然風光、豐厚的人文底蘊,不僅吸引了湖南省內游客自駕前來休閑度假,還吸引了眾多其他省份游客慕名前來。如今,“竹鄉十美”已漸入人心——來桃江,可行竹山美道、觀竹海美景,可用竹制美物、居竹間美宿,可品竹鄉美食、飲竹釀美酒,可賞竹林美劇、聽竹音美韻,做竹鄉美人、揚竹之美德。
本文配圖除署名外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