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這幾天每天加班到凌晨,不然做不完當天的客人。”美甲師小蕊告訴記者,春節前兩個星期,自己的美甲店就開始迎來客流高峰期。
作為年輕人“過年三件套”(美甲、美睫、美發)之首,在一線城市中,不少準備回家過年的“時髦小姨”們,搶抓“變精致”的最后窗口,預約美甲服務。
春節期間,美甲相關話題多次登上社交平臺熱搜榜:“千元蛇年美甲”“做美甲花14小時”“過年美甲”……就連春節聯歡晚會開播后,演員們的同款美甲都倍受討論,但同時,也有不少消費者開始擔憂,做美甲是否會有健康隱患?
隨著關注度不斷升高,這門指尖的生意也被送上風口浪尖。
年前客流量大增,有門店加價30%
“平時我們的營業時間是早上十點至晚上十點,過年前兩個禮拜開始,調整到早上八點至晚上十二點。”小蕊的美甲店開在三線城市,她告訴記者,即使延長營業時間,仍然是供不應求,“過年前一個禮拜,基本上已經沒有可以預約的服務時間了。”
在一線城市,美甲店的熱門情況也毫不遜色,記者在年前實地探訪了位于北京三里屯、國貿商圈的多家美甲店發現,年前的美甲服務可以說是“一位難求”。
“我們不是預約制,早上十點開門后有客人進店就可以做,先到先做,后面來的顧客就需要排位了。”位于青年路附近的美甲工作室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于店里美甲師數量有限,以該店六名美甲師為例,一般當天排號超過50位顧客,就會停止發號。
“臨近春節,預約的客戶人數在平時的1.5到2倍左右。”另一采用預約制的北京美甲門店經營者向記者透露。
在走訪中,記者注意到,不少美甲店在臨近春節時修改了服務價目表,加收一定服務費用。以平時價格為100元的純色美甲為例,在春節前2個禮拜的時間段內有店家標價130元,漲價幅度30%。“漲價一方面是為了慰勞美甲師、保證服務質量;另一方面也是可以有效控制客流。”店家解釋稱。
但面對加價、甚至需要“早八”才能做的美甲,消費者們的熱情似乎沒有消退,多數美甲店里的氛圍仍十分紅火。
“過年就想做一個喜慶、精致的美甲回家!”在北京工作的小林告訴記者,她這次特意選擇了“蛇”元素相關的美甲造型,不僅符合傳統節慶的生肖習俗,又非常美觀。
產品、服務水平仍需規范
“我們也關注到了大家對美甲燈、甲油膠安全的討論。”美甲師小蕊表示,目前,行業內對于美甲服務中消毒、殺菌及使用的器械并沒有規范的標準,很大程度上依靠商家自覺,作為從業者,她也希望相關標準出臺。
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報道,此前,上海市消保委取樣20款美甲燈,品牌多為美甲店門店同款,通過實驗室檢測,這些美甲燈不僅都不符合國家電氣安全標準,而且大多存在多個測試指標不符合國標規定的情況。此外,20款美甲燈均存在紫外光源安全風險,其中18款樣品工作時紫外光源對皮膚及眼睛的危險級別達到3類風險,為高危險級別。
有專家提示,美甲燈的光源峰值波長多集中在紫外UVA波段,這個波段的射線能更加深入地穿透皮膚,加速皮膚變黑、老化,尤其對眼部的淺表部位有較大傷害。除了美甲燈具,部分劣質甲油膠此前也被查出含有甲苯、甲醛、鄰苯二甲酸酯等有害物質,若頻繁接觸,易對人體皮膚及呼吸道產生危害。
“我們會為顧客準備防紫外線的防護手套、工具也都是每日消毒的。”小蕊告訴記者,近年來,美甲行業競爭加劇,從業者除了卷款式、卷價格,更開始卷服務,努力提升產品、工具、店鋪環境水平,以留住顧客。
多位從業者向記者表示,部分美甲相關的“疾病”,有可能是操作不當導致。以社交平臺上廣為討論的“綠膿桿菌感染”為例,一般是美甲師在黏貼甲片時技術不好,導致顧客本甲和甲片間存有縫隙,造成細菌滋生和感染。
“我們也會建議顧客不要頻繁地做美甲,最快一個月一換,做美甲時盡量選擇正規門店、品牌甲油膠。”有從業者提示,美甲門店是否正規,可以從門店的環境、美甲師數量、操作流程上看出來,“一位美甲師一天內服務5到7個客戶已經很多了,只講求效率、客流過多的話,一般很難做到消毒到位,需提高警惕。”
情緒消費帶動行業增長,半月新增企業近萬家
“氛圍感美甲”“新年美甲”“秋冬美甲”,用以上詞條在小紅書平臺搜索,數以萬計展示美甲款式的筆記內容讓人眼花繚亂。做為情緒消費的代表,美甲行業近年來發展迅速。
企查查數據顯示,近十年美甲相關企業存量規模逐年增長,自2015年末的12.01萬家一路攀升,截至2024年末,存量已達148.56萬家。其中,截至2025年1月16日,今年已注冊9263家美甲相關企業,存量已達149萬家。
據光明網報道,我國美甲行業市場規模正不斷上升,預計2027年將達到2662億元。
除了線下美甲,可以即貼即撕的“穿戴甲”也逐漸興起,甚至走出海外。近年來,以穿戴甲為代表的指尖經濟在江蘇東海縣生根發芽。據東海縣穿戴甲行業協會統計,2024年,全縣穿戴甲銷售額近80億元,較去年增長166.7%。其中,國外市場份額占比近四成,當年約有8000萬副原創穿戴甲遠銷海外。
“掐絲、琺瑯、中國元素,這些穿戴甲在海外都很受歡迎。”從事穿戴甲跨境銷售的吳女士告訴記者,去年她經營的網絡店鋪銷售量較往年有所增加,除了上述款式,環保、易降解材質的穿戴甲也深受國外消費者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