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天津市實施“十四五”規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的關鍵一年。全年天津市利用資本市場融資4339億元。其中,企業融資1638億元、政府債券融資2701億元。截至2024年底,天津市境內上市公司71家,總市值由年初的1.14萬億元增長至1.47萬億元,增長近三成。新增7家新三板掛牌公司總數達121家,其中1家通過三四板“綠色通道”機制掛牌;另有2家公司取得新三板掛牌同意函,1家新三板掛牌公司申報北交所通過上市委審議。
一、天津資本市場助力盤活存量資產成效顯著
盤活基礎設施。年內2只公募REITs發行上市,募集資金47億元。其中,首單項目博時津開科工產業園REIT募集資金近12億元,盤活經開區22萬平米產業園區,占年內經開區盤活國資權屬產業園區64萬平米目標的三分之一,凈回收資金3.9億元計劃用于融達科技園新建廠房、生物醫藥創新園二期建設、GMP完善和市藥檢院濱海實驗室一期項目、泰達高科技園一二期升級改造項目和天大科技園收購及提升。上市公司招商公路使用異地高速公路底層資產發行REITs募集資金35億元,凈回收資金25億元用于京津塘高速天津段改擴建項目,預計帶動投資147億元,并已經開工建設。盤活企業股權。中綠電增發2億股、再融資18億元擴大綠色發電產能;天紡標完成收購市乳品監測中心,帶動虧損企業股權資產證券化,實現檢測產業鏈延伸和行業資源整合。53家私募基金管理人設立并購基金172只,管理規模1251億元,促進產融對接。盤活債權資產。年內發行ABS產品358億元,存續規模785億元,全國排名第5,有效帶動盤活保理債權、租賃債權以及商業不動產、基礎設施收費權等資產。盤活土地廠房。年內推動新設17個期貨交割庫點創歷年新高,總數達69個名列全國前茅,有效降低企業倉儲和物流成本。其中,天津港獲批新設焦煤、焦炭、鐵礦石等5個交割庫點,均坐落于港區,盤活了港口土地、工業廠房等資源。5個庫點期貨保障庫容達67萬噸,自2024年8月設立以來,交割庫業務量合計1.4萬噸(焦煤6000噸、焦炭6000噸、PVC2220噸),并因交割資質產生的吸附效應,已新增8個焦炭焦煤交易商,提升了盈利能力,助力港口競爭力提升。同時,為天津市其他倉庫升級為期貨交割庫創造了參考條件、打通了路徑,便于提高新設庫點效率。
二、天津證券基金期貨機構提升服務金融“五篇大文章”質量
服務科技金融。天津市2024年利用交易所市場發行債券融資4201.69億元,其中科創債發行84.3億元,同比增長84.1%。服務綠色金融。天津市2024年發行專項品種債券207.39億元,其中,綠色債113.43億元。服務普惠金融。2024年,渤海證券在天開園設立分支機構、搭建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年內累計服務天津市企業和相關主體發行債券223億元;期貨經營機構全年在天津市落地“保險+期貨”業務8單,保障金額2.39億元。截至2024年底,天津濱海柜臺交易市場(天津OTC)共有掛牌公司1168 家,同比增長6.28%;為企業實現各類融資112.21億元,同比增長40%;“專精特新”專板開板、引育企業392家,“天開科創”板開板、入板企業148家。天津市基金業與銀行業協會在天津證監局和天津金融監管局指導下合作推出《銀行業重點合作私募基金管理人參考清單》,清單參考銀行相關業務要求、清科基金綜合排名計算方法等制定初篩標準,采取“硬指標”和“軟信息”相結合的方式,篩選經營穩健且符合銀行業務邏輯的優質投資機構,引領轄區內銀行機構、投資機構共同做好科創企業金融服務,目前清單已納入20家股權創投機構、投后30余家企業,并定期更新完善。借助該清單,天津市共有7家銀行已開展了產品研發和業務創新,天津市私募管理人投資的30余家創新型中小企業已獲得12億元流動資金貸款授信,實現了“投貸聯動”的真正聯動、緊密結合。服務養老金融。2024年,天弘基金8只權益類指數基金被納入全國個人養老金投資產品名錄,合計管理的個人養老金基金達12只,Y類基金份額總規模達2898萬元。服務數字金融。2024年,網上開戶成為轄區證券機構主要開戶方式,互聯網銷售成為天弘基金銷售的主要渠道,天津區域性股權市場不斷豐富數據應用場景深入推進區塊鏈建設試點。
三、天津資本市場主體落實增量政策效果顯現
重磅政策次第出臺。2024年,國務院《進一步支持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四部委《關于金融支持天津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支持天津市的政策文件先后出臺;天津市金融管理部門聯合發布一攬子21條《關于落實資本市場近期改革政策的若干措施》,系統落實資本市場增量改革政策。增量政策逐步落地。2024年,天弘基金發行權益類基金23只,存續規模1700億元,同比增長26%;53家上市公司分紅269億元,分紅家數占比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7家上市公司回購股票48億元,回購家數、規模同比大幅增長;5家上市公司獲得回購增持再貸款授信近12億元。區域性股權市場私募股權基金份額轉讓試點、認股權綜合服務試點等2個專項試點申請正式申報。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在天津市漸次落地。
四、天津資本市場生態不斷凈化
天津證監局加強上市公司全鏈條監管、壓實債券發行人責任、督促行業機構歸位盡責,年內開展現場檢查110余次,出具行政監管措施55份;辦理案件11件,辦結6件、成案率100%;全年審理案件9件、審結案件7件,罰沒款合計1186萬元,執行率92%。目前,天津證監局共參與市委、市政府各項議事協調機構24個,加入中央駐津單位領導小組4個,深度服務天津市經濟發展、科技創新、風險化解、重點園區建設;與市政府部門及相關區政府、公檢法、中央駐津金融監管部門、證券交易所、高校、行業機構及第三方平臺等建立協作機制46項,構建起金融服務協同、監管協調、維穩協作運行機制。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資本市場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天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天津篇章的重要一年。天津證監局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決落實證監會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著力提升監管效能,堅決貫徹“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系列部署,更加有力服務實體經濟回升向好,奮力開創轄區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中國式現代化和金融強國建設貢獻天津力量。(燕云)
校對:劉星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