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和廣東在同一天召開重磅會議!
1月15日上午,上海市第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在世博中心開幕。上海市市長龔正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今年將出臺自貿區制度型開放2.0版方案;加快構建國家級區塊鏈網絡上海樞紐;將推動出臺民營經濟促進條例,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上海促消費出實招,今年將舉辦重大促銷活動;上海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規模達到1.8萬億元。
與此同時,廣東省省長王偉中今早在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式上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出,廣東經濟基礎穩、結構優、活力足、潛力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基礎穩主要是廣東省經濟基本盤穩健,經濟體量和市場規模大,且政府存量隱性債務全部清零,政府融資平臺公司全面轉型并規范管理,這些是廣東經濟行穩致遠的支撐所在。
上海:三大先導產業規模達到1.8萬億元
上海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于2025年1月15日開幕。
針對高質量發展的問題。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上海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規模達到1.8萬億元。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于全市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4%左右,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提高到57.9件。2024年上海啟動運行總規模1000億元的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和未來產業基金,引導金融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
針對市場普遍關心的房地產問題。報告指出,要提升市民居住品質。堅持租購并舉,建設籌措7萬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實現“十四五”末總量達到60萬套(間),籌措供應“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床位3萬張以上,推進大型居住社區配套設施建設。完成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3000臺,加強加裝電梯全過程管理。完善房屋安全管理制度。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針對熱度比較高的消費問題。落實提振消費專項行動,積極促進商品消費,更加注重推進服務消費擴容升級。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意愿和層級。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加力擴圍實施“兩新”行動,辦好“五五購物節”“上海之夏”國際消費季、上海旅游節、國際光影節等重大促消費活動,創新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多元化消費場景。
報告還指出,要深化城市數字化轉型。統籌數字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打造大規模智能算力集群,加快構建國家級區塊鏈網絡上海樞紐,提升網絡和數據安全保障能力。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實施“模塑申城”工程,推進制造、金融、教育、醫療、文旅、出行等一批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建設。統籌線上辦事“一網通辦”、線下辦事“只進一門”、企業和群眾訴求“一線應答”,進一步暢通便民利企服務渠道。持續完善“一網統管”運行機制,夯實城市數字底座。
報告指出,要加快推進自貿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建設。深入落實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推動出臺自貿試驗區制度型開放2.0版方案,建設第二批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深化增值電信業務擴大開放試點,推動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拓展保稅研發、保稅維修等新業態,擴大外資班輪沿海捎帶、國際中轉集拼、汽車國際分撥等業務規模。加快建設國際數據港先導區、國際數據經濟產業園,完善數據跨境流動“負面清單+操作指引”統一管理機制。推進中意臨港創新合作產業園、日企(上海)中小企業國際產業園建設。
報告提到,要推動出臺民營經濟促進條例,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大重大應用場景、科技基礎設施等向民營企業開放力度,進一步落實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持續推動央企總部、區域總部、功能性板塊落戶上海。深化公共資源“一網交易”改革。培育推廣一批先進質量管理模式和成果,發布新一批“上海標準”和“上海品牌”。
廣東:政府存量隱性債務全部清零
廣東省省長王偉中今早在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式上作政府工作報告表示,2025年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提質提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左右,進出口總額穩量提質;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10萬人以上;糧食產量1285萬噸。
據政府工作報告,預計2024年廣東全省研發經費支出約5100億元,研發投入強度3.6%左右,高新技術企業約7.7萬家,區域創新能力連續8年全國第一,“深圳一香港一廣州”科技集群創新指數連續5年居全球第二。產業發展向新提質,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分別提高到56.7%、31.6%,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43%,占全國1/4,工業機器人產量增長31.2%、占全國44%,智能手機產量增長12.5%、占全國超四成,集成電路產量增長21%、占全國18%。
報告提出,今年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十分繁重,要看到動力與壓力同在、機遇與挑戰并存,廣東經濟基礎穩、結構優、活力足、潛力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基礎穩主要是廣東省經濟基本盤穩健,經濟體量和市場規模大,且政府存量隱性債務全部清零,政府融資平臺公司全面轉型并規范管理,這些是廣東經濟行穩致遠的支撐所在。結構優主要是廣東省產業體系完備、創新能力較強,擁有8個萬億元級產業集群,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這些是廣東產業向上突圍的優勢所在。
報告提出,要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其中,將持續優化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繼續將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表手環等納入支持范圍,穩定和擴大汽車、家電、家居等消費。實施零售業創新提升工程,激發餐飲住宿消費活力。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促進健康、養老、托育、家政、數字等服務消費擴容提質,引進更多首店首發首秀首展。支持廣州、深圳建設市內免稅店,推進離境退稅“即買即退”試點。
根據報告,2025年廣東省將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合理控制新增房地產用地供應,盤活存量用地和商辦用房,推進處置存量商品房工作,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推廣智能建造、模塊化建筑、裝配式建筑等,建設更多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
校對: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