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白酒板塊再度陷入低迷。近兩三年來,白酒板塊的股價持續處于深度調整的寒冬,中證白酒指數從高位早已腰斬。
與數年前動輒幾十倍的市盈率不同,當前中證白酒指數PE僅有18.77倍,位于過去十年的3.52%的底部分位。此外,疊加頻頻出手的分紅,有機構認為,部分頭部企業的股息率已經達到歷史較高水平,和國際消費品龍頭對比來看,亦處于較高水平。
近期的“消費補貼”政策對家電板塊股價提振有目共睹。展望2025年消費板塊的細分行情,有基金經理認為,消費補貼是拉動消費的重要且2024年被驗證有效的方式。2024年補貼過的行業,有透支消費的風險,需要2025年延續補貼并且加大補貼才行。重點需要新納入補貼的品類,以及補貼方式變化帶來的機會。
白酒股陰跌不止
與投資者生活更為貼近的“消費股”,既包含了食品飲料、零售、農牧漁產品等必選消費,也包含了汽車、家電、紡織服裝等可選消費,以白酒作為A股持續多年的“信仰”,該板塊以及代表的食品飲料依舊是投資者最為關注的領域。
2025年僅數個交易日以來,中證白酒指數跌超6%,成份股悉數走低,酒鬼酒、水井坊以及順鑫農業等7只個股跌幅超過10%,僅有迎駕貢酒和皇臺酒業兩家公司微漲。從基本面來看,去年前三季度的業績顯示,絕大部分白酒企業都實現了盈利,但利潤增速方面,洋河股份、舍得酒業等知名酒企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公募基金持倉方面,基金經理對于走低的白酒板塊態度迥異,持謹慎態度的基金經理也不少。如銀華基金焦巍在去年三季報中寫道:以高端白酒為例,2016年房價快速上升驅動了量減價升的白酒大升級周期,然后又隨著房地產市場的調整而結束。而這一輪內需的修復,則是以200~500元光瓶酒的質量升級為結構主導,在這種結構下,過去單純的以高毛利和定價權為綱的模式,除了個別在金字塔頂端的酒企外,可能都面臨價量齊跌和產能增長的矛盾。這些擔憂使我們階段性減配了內需為主的消費升級公司,同時我們需要對資本市場財富效應對需求拉動的持續性和周期予以觀察。
此外,同為銀華基金的基金經理李曉星,在去年三季度內,將其管理的銀華心佳兩年持有的前十大重倉股近半數“換血”,包括五糧液、山西汾酒、金山辦公、航發動力退出前十大重倉股之列,而寧德時代、中國宏橋、中航光電、華海清科則為新進。因此,與彈性更低的白酒股及時做切割后,該基金在“9·24”行情內反彈幅度一度超過30%。
跌成紅利品種?
與四年前動輒40、50倍的市盈率不同,在大幅回撤之余,當前白酒股的整體市盈率已經回到合理位置,當前中證白酒指數PE僅有18.77倍,位于過去十年的3.52%底部分位。
此外,有研報表示,近日多數白酒企業陸續開展中期分紅,疊加此前部分企業公布的三年分紅規劃,目前白酒行業已經具備一定的股息率價值。
“目前,部分頭部企業的TTM股息率已經達到歷史較高水平,和國際消費品龍頭對比來看,亦處于較高水平。當前白酒行業需求逐步復蘇,行業供給端主動控制,行業庫存周期逐步轉向,疊加企業重視股東回報,當前白酒已經具備配置價值。”該研報稱。
匯添富胡昕煒管理的匯添富消費行業截至去年三季度末,白酒股占據了其中的五個席位,分別是貴州茅臺、瀘州老窖、五糧液、古井貢酒和迎駕貢酒。他表示,“盡管很多消費公司的成長伴隨著宏觀經濟的走弱有所放緩甚至有所波動,但很多公司的靜態估值、股息率已具備較高的吸引力,價值底部逐步凸顯。隨著政府一攬子較大力度的提振經濟措施出臺,我們相信中國經濟和內需消費的基本面有望企穩回升。”
易方達張坤也寫道:“經歷了三年多反向的股價變化后,我們發現一些消費龍頭的股息率水平,已經處于全市場靠前的水平,超過相當數量的紅利指數成份公司......如果綜合考慮股東回報——回購和分紅,目前一些科技龍頭和消費龍頭的股東回報水平,不論絕對還是相對水平都是很高的。”
消費板塊繼續掘金
有業內人士表示,同樣屬于消費板塊必要消費主題基金或能提供更穩定的收益和較低的波動性,韌性更強;可選消費主題基金則在經濟增長期間可能提供更高的收益,波動性大,彈性更好。
雖然行業整體回撤明顯,但天弘基金于洋認為,消費是重要的方向,2025年會有很多結構性機會。“首先我們對大規模消費補貼刺激的預期不高,因為短期大規模的刺激經濟和中長期健康轉型發展之間是需要權衡的,僅是為了拉動增長而實現增長,未來會有新問題。”
于洋表示,消費作為拉動經濟的著手點,這一點確定了消費行業在2025年是重要的關注方向,2025年會有很多結構性機會。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新的消費補貼品類和消費補貼落地的方式。消費補貼是拉動消費的重要且2024年被驗證有效的方式。2024年補貼過的行業,有透支消費的風險,需要2025年延續補貼并且加大補貼才行。重點需要新納入補貼的品類,以及補貼方式有變化帶來的機會。
(2)新的消費方向(新的供給創造的需求例如AI應用以及年輕人的新消費需求)以及渠道結構(線下零售變化、線上微信電商)帶來的結構性影響。
(3)消費出海。雖然2025年有貿易摩擦的壓力,但經濟增速放緩之后,企業出海是長期成長的方向。2025年1月之后,美國貿易政策的利空真正落地時還有一些整體風險,但真正好的公司,自身的阿爾法會對沖一些大環境的負面因素,這幾個月都是左側布局的時機。
(4)能漲價的機會。改變價格預期對于拉動消費、經濟企穩有重要的作用,治理通縮是2025年的一個方向。雖然整體上價格水平能否提升以及幅度多少有不確定性,但其中能夠漲價的方向,尤其是政策影響下容易漲價的方向,值得關注。
校對: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