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小微企業的影響,近日,國務院推出包括降低重點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等一系列支持企業發展的財稅金融政策。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部委也聯合發文,要求各金融機構對受疫情影響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提供差異化、優惠的金融服務。地方銀保監局緊急行動起來,紛紛出臺政策要求金融機構加大企業金融紓困力度,幫助企業應對疫情,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連日來,上海、江蘇、浙江等地銀保監局出臺政策舉措,受困小微企業有望享受貸款展期、減免貸款利息、貸款利率再下調等優惠政策。2月7日浙江銀保監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企業恢復生產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出臺全力保障疫情防控企業的金融服務、分類施策支持企業恢復正常生產、保持企業穩定守住風險底線、建立完善保障機制等15項舉措,要求銀行保險機構進一步提升疫情防控和企業恢復生產金融服務工作質效,全力以赴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2月10日,上海銀保監局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支持企業發展保障民生服務的通知》,要求在滬銀行保險機構主動作為,全力支持企業抗擊疫情,加大金融助企紓困力度,完善受疫情影響的社會民生領域金融服務,同時優化服務方式,提升服務效能。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銀保監局明確要求,在滬銀行保險法人機構要主動與主要股東進行溝通,分支機構要主動與上級單位聯系,改進績效考核體系,對疫情相關業務在內部定價方面進行傾斜支持,適當降低利潤考核比重和預期增幅,提高不良容忍度、社會責任承擔等非盈利指標在績效考核中的比重。不難看出,這一舉措是對銀保監會關于銀行保險機構要通過調整績效考核辦法等措施,提升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的金融供給能力措施的具體細化。
不可否認的是,銀行機構要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的政策要求,執行好差異化的監管措施,自身利益勢必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比如,對受困的小微企業降低貸款利率、減免部分利息、不收逾期罰息等,會減少銀行的利息收入,加之為疫情防控捐款捐物,會增加相應的額外支出。另外,受到疫情沖擊的小微企業也將面臨還貸壓力,可能會產生一定數額的逾期貸款,因而增加銀行撥備的計提,還會提高貸款不良率等,這些因素都將影響到銀行經營利潤。
但銀行機構也必須清楚的認識到,疫情影響只是暫時的,而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卻是永恒不變的。小微企業能否正常經營,不但關系到經濟發展的質量和速度,更直接關系到社會的穩定。保企業就是保就業,保就業就保住了最大的民生。銀行機構必須提高對支持小微企業重要性的認識,這不僅是政治任務,也是社會責任。
基于上述,筆者認為,面對疫情的影響,各銀行的總行及其分支機構應及時調整改進績效考核辦法,以提高基層機構為小微企業紓困解難的積極性。具體講,就是要適當降低利潤考核比重和預期增幅,提高社會責任擔當等非盈利指標在績效考核中的比重,以促使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繼續下降等各項優惠政策得以有效落實。要增加支持小微企業在績效考核中的占比,同時進一步提高小微企業不良容忍度,完善盡職免責辦法。通過調整績效考核辦法,確保有充足的信貸資源投向小微企業,確保基層銀行機構真正形成對小微企業“敢貸、愿貸、能貸”機制,提升服務小微企業的積極性、主動性,有效應對疫情對小微企業的沖擊。
此外,銀行機構還應做到,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以及有發展前景但暫時流動資金受困的小微企業,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對近期有貸款到期的企業,要精準施策,主動與客戶協商具體的還款方式和還款期限,提前做好續貸安排,充分運用無還本續貸、年審制等方式,做到應續盡續,要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等方式,支持相關企業戰勝疫情災害影響。
作者單位:河北省承德銀保監分局